449.
這其中又更為關(guān)鍵的是,第二刀的刀式?jīng)Q定了第三刀的刀式。也就是說,汪辛仁的每一次出刀,都是按照著某種固定的套路出招的,而不是按照對手的反應(yīng)而作出的臨時起意的出招。
這樣的招式套路,只能在出招之時根據(jù)對手的具體情況作出一些細微的調(diào)整,包括出刀的角度與方向,又或是腳步上的移動。但在招式本身,卻是在出招之前就已經(jīng)預(yù)定好了的。
也許一輪三連刀里的每一刀招式都是固定的,是在汪辛仁出招之前就預(yù)先定下了的。也可能是在第二刀時如此。在這一點上童遠并不能確定。但他能確定的是,在汪辛仁的第二刀揮出之后,他第三刀的招式就一定是確定無疑的了。
這其實是與童遠當(dāng)初所學(xué)的五步訣還頗有些相似。只是在五步訣中,每一步后的下一步都有著好幾種的選擇,但這汪辛仁的三連刀至少在現(xiàn)在看來,似乎是沒得選。
不過現(xiàn)在的童遠,也早已是將那五步訣融入到了他的每一步動作之中了。在實戰(zhàn)中,他并不會拘泥于其中的某一個步伐,而是會按照具體的情況作出相應(yīng)的動作來。其中的動作,可以是與五步訣中的某一步步伐完全一致,也可以是與某一步步伐有著幾分相似的,還可以是與五步訣毫無關(guān)系的,自創(chuàng)的步伐。總之,現(xiàn)在的童遠,已是將五步訣練至了最高的境界,也叫做忘境。既像是將五步訣完全的忘記了一般,在動作之時完全不會記得還有五步訣這套步伐的存在,但在需要之時,五步訣的步伐便會極其自然而無需刻意的施展出來。
只是在這短短的十余輪三連刀中,童遠還無法看出汪辛仁的招式套路。實際上汪辛仁所使出的這十余輪三連刀中,也沒有出現(xiàn)過相同招式來。
但此時的童遠也不需要那么的了解汪辛仁的招式套路。他只需要知道第二刀與第三刀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又在躲避第二刀時,能夠大致的判斷出汪辛仁下一刀的行刀方向,他便是可以在躲避第二刀時調(diào)整自己的躲避方式,從而在躲避第三刀時占據(jù)更有利的形勢。
如此一來,在前幾輪三連刀中還應(yīng)對得十分吃力的童遠,在接下來的好幾輪三連刀里,就相對的輕松了許多。盡管汪辛仁的刀勢又比之前凌厲了好幾分,但童遠卻像是一個極為好運的人般,總能在汪辛仁最有威脅的第三刀攻來之時,恰好的處在了一個很易于閃避的位置上。
而一連攻出了快二十輪三連刀后的汪辛仁,也是漸漸的有些焦躁了起來。
他此時所施展而出的這式秘技,已是快要到達他所能施展出的極限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接近二十輪的三連刀,五十余次的出刀里,竟然每一刀都被童遠閃避了去,甚至沒有一刀能與童遠身體上的任何一處部位發(fā)生過一點兒接觸。
這已不是他小不小看童遠的問題了。而是他的鑌鐵刀再無法碰觸到童遠,刀身之上所能蓄積的源力就將達到極限了。以他的能力,當(dāng)?shù)渡砩纤罘e的源力達到極限時,源力從刀身上自動散發(fā)而出的速度就會加快數(shù)倍。而到了那個時候,他因為秘技的固有機制,還是會在出刀發(fā)起攻擊之時持續(xù)不斷對刀身灌注源力,而鑌鐵刀上的威力卻是不會再有增強的效果了。
這樣的話,也就相當(dāng)于是他的源力在白白的被耗費掉。就算他汪辛仁是個元源境3層7星的強者,在將這套秘技施展至他的極限時,源力消耗的速度之快,也不是他長時間所能承受得了的。
而更為要命的是,當(dāng)?shù)渡砩纤苄罘e的源力達到飽和之時,他的出刀速度也將會達到極限。
還有兩輪三連刀,汪辛仁的秘技就會施展到極限。而他現(xiàn)在的出刀速度,其實與極限時的出刀速度已是相當(dāng)?shù)慕咏恕R簿褪钦f,現(xiàn)在的他無法出刀攻擊到童遠,那在三連刀施展到極限之時,他也基本上是無法出刀攻擊到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