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原本寧靜的古老城鎮喧嘩起來。
人們奔走相告,在院子里、街道上,甚至是河道、溝渠,爭搶著天空掉落下來的大塊真絲布料。
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撿到真絲布料跟撿到錢又有什么區別,豁出命去都要撿撿撿,甚至有好幾個角落還因為同爭一塊布打了起來。
太陽終于從云層中蹦了出來,溫柔地灑在每一條青石板路上。
早起得到了收獲的人們緊緊抱著懷里的真絲布料,臉上洋溢著難以言喻的喜悅與激動。
這些布料色彩之斑斕,圖紋之獨特,仿佛是天上織女手中的精華。
片刻后,緩過勁來的老百姓們紛紛跪拜,口中喃喃自語,感謝著天上神靈的慷慨恩賜。
一夜沒有睡好的縣令張玉田,迷迷糊糊間聽到外面的歡呼聲,腦海里又冒出昨夜縣衙工房里的老工匠,搗鼓那臺神奇的紡織機的畫面。
那臺紡織機不僅造型奇特,里面用來驅動運轉的機械也很與眾不同。要不是配著多張詳細的白話圖文解說資料,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織工都很難順利使用它。
可一旦摸清了使用方法,讓其順利運轉起來,眾人就都看呆了。
這臺機器可以同時紡制多根紗線,棉、毛、麻纖維大家都試了一下,都適用,幾倍于原傳統手工紡紗機的速度與效率,約等于一個人干至少八個人的活。肉眼可見地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又降低了勞動力的輸出,也就是說大大節約了勞動力和時間成本。
面對此景,張玉田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這臺從天而降的紡織機的出現,就預示著紡織品的價格將大大降低,老百姓或許就能穿得起新衣服了。
憂的是如果這種紡織機被工坊大力推廣,那么農村將有一大批依靠織布養家糊口的勞動婦女,就要面臨極為艱難的處境。
如果老百姓生活來源不穩定了,那社會就容易動蕩,犯罪率就可能上升。
身為一方父母官,他必須為百姓的長遠福祉考慮。讓地方百姓安居樂業、不惹事、不鬧事是他的職責所在。
到底該不該推廣、如何推廣此神物,張玉田還沒有拿定主意,這不是一件小事。
正因此,他這個晚上都沒有睡好,腦袋里全是夜里手下們爭論的聲音。
有說絕對應該大力推廣、借此發展紡織業的聲音;也有認為該先報備朝廷,由中央工部定奪的聲音;更有完全反對、認為朝廷不能帶頭與民爭利的聲音。
而他的心腹王師爺,則勸他應該立刻下令工部深入研究其構造與原理,力求仿制并本土化。然后在定海試行,有成果后再奏報,不要立刻向上匯報,原因大家心照不宣。
總之關于此事,眾說紛紜。張玉田一直到躺在床上時,還覺得腦瓜子里“嗡嗡嗡”全是那活塞機器的噪音,和手下們你來我往的爭論聲。
不多一會兒,睡得昏昏沉沉的張玉田猛地睜開眼來:“真絲?什么真絲?這機器連蠶絲也能紡?”
他匆匆披上衣服,連聲喊著小廝進來幫忙穿鞋束發。
昨日為了那臺天降神器忙了大半夜,他并沒有回后院主臥室睡覺,而是直接在前廳的休息室里歇下了,因此此刻外面的聲音就能很清晰地傳進來。
待張玉田打開房門,看到不遠處的天空紛紛揚揚的布雨時,驚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這是什么?天上在掉布?!我不是在做夢吧?”張玉田一臉懵逼,喃喃自語了一句。
“大人,是神靈!是神靈在給大家發真絲布匹,府里好多人都跑出去了。您看看,灑掃的都都沒做完人就不見了!”有人因為害怕未知而不敢出去,但卻也眼紅別人撿到了真絲料子。
此時可不就得抓住機會,好好向縣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