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善算計。有城府的人,不會明目張膽的算計別人。
余元青今兒的所作所為,實在太過窩囊。就算有了蕭云生坐鎮,就算有了皇上的口諭,他也該來露一面。如今鬧了個,里外不是人。
當然了,不管王爺往后怎樣,他的命算是保住了。
戌時三刻,御膳房的晚膳還沒有送上去,熱了一次又一次,兜兜轉轉,就是不見傳膳的令牌。
御膳房大總管鄭成安有點心急,有些菜怕涼,有些菜怕散,再折騰兩次又是全白費,重新再做,掐算不好時辰,萬一少了幾道菜,惹得皇上不高興,豈不惹禍!
他派人去御書房那邊打聽,回來的人皆是搖頭。皇上批了一下午的折子,只用了兩杯茶,送去的點心一口沒吃。
鄭成安心道:難道皇上的風寒之癥又嚴重了?
正想著,外頭來人傳話說,蘭美人想吃紅糖桂花年糕湯。
御膳房徹夜不歇灶,各宮各處要什么,他們就得做什么。
不過,主子和主子是不一樣,做事的輕重緩急也不一樣。
蘭美人懷有皇嗣,皇寵正濃,她的吩咐不可怠慢。只是,這位蘭美人太難伺候了,每每送去的菜品點心,常被她挑三揀四,事后還對皇上抱怨訴苦,沒完沒了。
身為奴才,當著主子的面可以沒有脾氣,背地里卻難免心生怨氣。
這熱乎乎的紅糖桂花年糕湯,送過去沒多久,那邊又來人說要芙蓉雞絲面侍奉皇上吃宵夜。
鄭成安對這種持寵而嬌的主子,最是反感,忽想起皇后娘娘曾經派人叮囑過的話,瞬間起了主意。
皇上沒用晚膳,宵夜是一定要吃的,自己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暗中幫幫皇后娘娘的忙。
兩碗芙蓉雞絲湯面,一碗給蘭美人,一碗送去御書房,只不過御書房那碗是皇后娘娘親自送去的。
明燭瑩亮,滿殿寂靜。
周漢景皺眉批閱奏折,時不時輕咳幾聲,聲音沙啞沉悶。
御前總管吳公公小心翼翼覷著皇上的臉色,心道:今兒寧王那邊動靜不小,皇上準是心煩了。
須臾,皇后娘娘突然到了。
公孫玉裹著長長的斗篷,懷里抱著一個用小毛氈被子包裹好的食盒。
吳公公親自出來迎接:“給娘娘請安,這么冷的天,娘娘您怎么來了?”
公孫玉素面紅顏,淡淡一笑:“皇上近來略感風寒,身子不爽,本宮擔心,所以帶了些宵夜過來看看。”
吳公公心里明白,一路讓著她進去。
周漢景見了公孫玉,微微挑眉,意外卻不驚喜。
他嗓子干澀,沒心思和她寒暄,見她送來的湯面,只低低一笑:“皇后有心了,朕沒什么胃口,等會兒再吃。”
公孫玉溫順點頭,淺笑嫣然:“好,那皇上要保重龍體,切莫太過操勞,臣妾不打擾了……”說完屈膝行禮,轉身要走,忽聽吳公公小聲道:“娘娘您吹了一路的冷風,先暖和暖和吧。”
周漢景細細看去,這才發現公孫玉的臉頰被風吹得紅紅的,居然比涂了胭脂更好看,一雙盈盈大眼水汪汪的,令他心神一動,立馬握住了她的手。
周漢景鼻塞氣悶,對氣味沒了往日的敏感,加之,公孫玉換了新香囊,香氣清新又層次分明,讓他覺得十分新鮮。
兩人一處說話,親親密密。
吳公公見狀,立馬帶旁人靜靜退下。
這一晚的心思沒白費,鼻塞香囊,天時地利,公孫玉終于得到了久未的恩寵,二人濃情蜜意,直到三更天才緩緩睡下。
…
晨曦微露,燭光漸弱。
沈鳳舒滿眼困澀,神情憔悴,默默守了周漢寧一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