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比外人強。”
許秀芳何嘗沒有考慮過讓家里人幫忙,只是想到李爸李媽年歲已高,好不容易熬過秋收得以休息,她實在不忍心再給他們增添負擔(dān)。
至于三房,平日里交往不多,自然不在她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
至于大房,雖然秋收完畢,但每家每戶都在忙著儲備過冬的柴火,秦云莉又懷有身孕,三花正值學(xué)齡,許秀芳也不確定謝老大是否真的有空閑時間。
相比之下,方凱那邊的情況似乎更為合適,周大妮在家務(wù)上是一把好手,柴火的問題通過他們的貨車可以輕松解決,怎么看都比謝老大那邊方便,這才讓許秀芳動了請方凱幫忙的念頭。
“你們不拾柴火嗎?”
許秀芳有些不解地問道。
“拾是要拾的,不過你那片地雖然作物種類多,但面積不大,我們一天時間足夠全部搬回來了。柴火的事不急,可以緩緩。”
謝母耐心解釋,語氣中帶著不容拒絕的堅定。
許秀芳沒有再推辭,跟著謝母一同下地。
謝母干起活來動作麻利,謝老大更是力大無窮,即便是頭頂炎炎烈日,他們也未曾停下片刻。
相比之下,許秀芳的體力就顯得遜色許多,早晨去割白菜,沒多久就需要停下來休息,到了中午,日頭變得毒辣,她干脆就留在家中不再外出。
謝母深知許秀芳身子嬌貴,不適合干重體力的農(nóng)活,更何況她現(xiàn)在還懷著孩子,便沒有勉強,自己和謝老大合力將剩下的土豆和蘿卜全部挖了回來。
一天的辛勤勞作后,許秀芳地里的作物被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面對謝母和謝老大的無私幫助,許秀芳心中充滿了感激,開始琢磨著如何表達這份謝意。
上次挖井時,因為有外人在場,給方凱工錢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
但這次不同,幫助她的是謝翊的母親和兄弟,如果再提錢,似乎就顯得生疏了。
于是,許秀芳決定送些自家腌制的肉,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然而,家中的肉并不多,如果要送給大房,還得進城一趟,將空間里儲存的肉通過某種方式“合法化”。
次日清晨,許秀芳獨自一人進城,沒有帶上小寶,以免路上勞累。
在城里轉(zhuǎn)了一圈,尤其是在經(jīng)過肉聯(lián)廠的時候,她的背簍里已經(jīng)悄然裝滿了從空間中取出的各種物資。
沒有打算再購買其他東西,許秀芳準(zhǔn)備返回家中。
八零肥妻覺醒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