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競賽規程,此次獲得‘中力杯’全國象棋少年團體賽正賽資格的,共有八支隊伍,分別來自全國八大賽區,東北,華北,西北,中原,華東,華中,華南,西南,都匯聚了一地之精英。
正賽分為常規賽和季后賽兩個部分。
常規賽階段,由八支隊伍進行單循環積分賽,共比賽7輪。
7輪比賽結束后,積分排名前四的,晉級季后賽,角逐最后的全國大賽總冠軍。
常規賽單輪賽制與預賽大體一致,都是由4名隊員輪流上場,主隊1、3臺執先,2、4臺執后,四臺比賽結束后,比較總臺分,高者獲勝。
每臺比賽都要分出勝負,慢棋如弈和,則換先加賽快棋。如快棋弈和,加賽1局附加賽,由快棋黑方選擇先后走,和棋黑勝。臺次得分勝方記2分,負方記0分。
但和預賽不同的是,如果4臺比賽下來,兩隊總分打平,則不再加賽一輪快棋,而由兩隊各派出一名棋手,進行一對一的主將戰,勝者獲得本場比賽的勝利,場分記2分,敗者場分記0分。”
“我有一個問題。”雷振東舉手問道:“這種賽制,和五局三勝有什么區別?”
新鳳蘭答道:“區別就在于,第五臺的人選沒有限制,兩隊可以派出前面已經出戰的棋手,而五局三勝制就不行。這是考慮到各隊的實際情況,有的隊伍可能就四名隊員,畢竟這是預賽的最低人數要求。”
“也可能是舉辦方有意為之。”王丹分析道:“如果能殺到第五臺,說明兩隊勢均力敵,這至關重要的最后一戰,必然都要派出最強的棋手,如此強強對話,火星撞地球,比賽才會有看點。”
新鳳蘭點頭道:“沒錯,這種賽制,既比拼團體的厚度,又比拼個人的高度,對所有的隊伍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岳山聽了,卻是微微搖頭,不以為然。
這樣比法,擁有最強棋手的隊伍肯定會大占便宜,尤其……
天下第一并不可怕,最可怕的,他和天下第二還是一家。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已經發生過多次的事實。
嶺南雙雄,這不是他們自己起的外號,而是在建國之前就響徹全國,幾十年下來,一代一代傳承,早已深入人心。
全國賽有如此強敵,怎不令人心憂。
新鳳蘭同樣出自嶺南,見岳山皺眉不展,就知道他心中擔憂何事,只是形勢如此,她亦無可奈何。
“那季后賽是怎么個章程?”雷振東又問道。
新鳳蘭看了看手上的細則,放下來說道:“咱們還是先殺進常規賽前四再說吧,現在想那么多有什么用,白白分心。”
岳山登時醒悟,全國強手,非止一家,如果過分執著于一個對手,恐怕還沒見到正主就折戟沉沙了。
“比賽的用時還是和預賽一樣,慢棋每方基本用時為30分鐘,每走一步加20秒;快棋每方基本用時10分鐘,每走一步加10秒;附加賽紅方基本用時6分鐘,黑方基本用時4分鐘,每走一步加5秒,和棋黑勝,由快棋后手方選擇先后手。”
“關于比賽規則,還有什么疑問嗎?”
眾人搖頭,新鳳蘭道:“下面宣布中原第一中學象棋隊參賽人員名單:教練新鳳蘭,領隊馬克,棋手五名,分別是隊長雷振東,隊員岳山,王丹,葉知秋,石巖楓。
我想說的是,這是中原第一中學第一次殺進全國大賽,同時,也是你們的前教練,岳山同學第一次以隊員的身份與與大家并肩作戰,大家鼓掌歡迎!”
掌聲立時四起,經久不衰。
岳山的年紀比他們大不過一兩歲,卻承擔起師長的責任,有如全隊的指路明燈,自己所學,毫無保留,傾囊相授,象棋隊能取得今日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