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勇猛迅速,攻守進退,征戰四方,無往不利。
馬,回環跳躍,盤旋曲折,八面玲瓏,奇兵突出。
以子力價值衡量,一車能當二馬尚綽綽有余,是以單馬絕難直攖其鋒,久則必敗。
然而此局情形,車馬相爭,勝敗卻系于邊兵之上,不得不說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這就好比成龍電影里的很多經典動作場面,在緊張激烈的搏斗現場,常常會放置一個脆弱易碎的‘花瓶’,觀眾當然不會擔心成龍會打不過反派,但是花瓶最后會不會被打碎呢,這無疑是新的懸念。
此局也是一樣,馬肯定不是車的對手,但是馬能不能在車的看護下,和邊兵同歸于盡呢,不得不承認,這是極有可能辦到的。
殘局子力稀少,疆場開闊,這無疑給了戰馬四處馳騁的空間,大車如果想依靠行動迅捷的優勢,追亡逐北,斬盡殺絕,是事倍而功半的下法。
馬行曲路,車行直道,二者道不同,難以為謀。
陳琳琳深知這個道理,沒有著急用車趕馬,而選擇了車三平二,她打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拿黑方的9路邊卒(紅右)下手。
她的一路邊兵之所以岌岌可危,一半原因是黑馬在旁邊虎視眈眈,隨時準備以命換命,另一半的原因就是這個邊卒,它頂在河界,讓邊兵動彈不得,只能乖乖的等著馬來踩。
因此陳琳琳決定先解決了它,邊兵就可以暢通無阻,而只要邊兵能夠過河,馬就無論如何都踩不死它了,這棋也就贏了,車兵例勝馬士象全,這無疑是一條終南捷徑。
可惜這條捷徑太明顯,葉知秋也瞧得清清楚楚,她趕緊馬5進7,退而復進,看住河界要點。
陳琳琳車二進一,進到兵林,再次趕馬。
葉知秋馬7退6,退回河界,設下一個小小的陷阱。
紅方要是以為有機可乘,進車騎河想要同時捉馬捉卒得子,那就中計了。
黑方可以馬6進7,卷土重來,紅車如果吃9路邊卒,黑馬正好馬7進8踩一路邊兵,連踩兩步,紅邊兵必亡,紅車吃卒后堵在了邊兵前面,它進無可進。
陳琳琳發覺了,這個邊卒也不好吃啊,不能著急,要先辦手續。
她相七進五,飛一手中相,既是調整陣型,也是等招,看你怎么走。
葉知秋可走的棋不多,首先士象的陣型剛剛調好,不宜擅動,邊卒也動不了,只好馬6退7走閑,看住河界要點,讓紅車不能進至騎河。
陳琳琳相五進三,飛起高相,是為了在將來限制馬路。
葉知秋心知肚明,卻無可奈何,再馬7進6回來。
黑方無棋可走,陳琳琳得以悠閑的調整陣型。
首先帥五退一,退帥安穩將營,免得將來馬撲進來,夠著了它將軍,是個麻煩。
然后相三進一,飛起邊相,雙相在邊路連環互保,卻大開中路,目的還是露帥助攻,牽制黑方的士象老將,使之不敢輕易的調整陣型。
此一舉甚為必要,不只是此局,舉凡殘棋,剩余的子力都不會很多,攻守雙方都必須充分利用每一個子力,包括仕相,尤其是將帥,‘兩王不相見’,是象棋的鐵律,沒有這個意識,殘棋就沒有入門。
萬事俱備,陳琳琳發動了,車二進二,進車騎河捉雙。
葉子秋馬6進7,撲進來準備踩兵。
陳琳琳車二退二,去而復返,再來捉馬。
這時候飛高相的用處體現出來了,黑馬跳進來容易,想要原路返回卻萬萬做不到了,因為馬腿被別住了。
葉知秋無法,只有馬7退5,往中路退卻,下一步可以馬5進6,將軍踩車,是個偷著。
陳琳琳當然不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但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