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年前雖有一百貨優于其他,兩百貨間的銷售差額不會過大。
然而春節不同往昔,一商場人潮擁擠,買年貨的群眾如織如梭,每個柜臺都是長龍般的等待隊伍。
這次大集直接推動整個百貨大樓銷售額創新高,遠超二百貨,提升了近五十個百分點。
從年貨市集的成功、到鬧鐘的熱銷,再到今天縫紉機輔助裝置的大賣,魏經理見識到了葉川真正的實力。
值得慶幸的是,他接到消息,將代表眾人四月外出實地考察,而驚喜的是,葉川竟然也在名單之中。
他暗自發誓,此行定要拉近雙方關系,借鑒一番這位商業高手的思想理念。
桌上堆積如山的助劑逐漸減少,店員們迅速從庫房調撥物資,盡量將所有產品拿出來展示。
購物的人群慢慢前行,開具收據的人員手指已微酸,卻常被抱怨動作太慢。
魏經理無奈,不得不召喚兩位援兵替換下來。
多出的收據辦理人手使得隊伍進度大增。
與此同時,貨車前面,等待領取面粉的隊伍也正在形成。
二電子廠的策略是,產品優先,等消費者領完后輪到其他顧客。
起初并未考慮購物的圍觀人群,看著情況逐漸熱烈加入采購隊伍。
葉川估計,領取完面粉后剩下庫存不多。
一個多小時后,隊伍終于散盡,兩千臺縫紉機輔助裝置賣掉了一半,他與廠長大人不約而同地點點頭,心中充滿滿意的滿足。
盡管送出500斤面粉減少了部分利潤,但這款輔助裝置的口碑傳播如此迅速,無疑預示著后續市場的熱銷與風靡。
6塊錢一個,幾乎每個家庭都能負擔,甚至會變成擁有多少臺縫紉機就需要相應配多少個的情形。
這個結果不出葉川所料。
僅一日時間,縫紉機輔劑就成了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
家中主婦們的能量非同小可,擁有的好物必定要向親朋鄰居顯擺。
常常一戶人家購入輔助裝置后,院子里的消息很快就會滿天飛,迅速流傳。
當天傍晚,人們就紛紛知曉第二電子工廠生產的縫紉機輔助裝置,并了解到廠方為了讓大家的生活更加便捷,將原本15元的價格削減到了6元。
然而當第二天這些人趕往第一百貨時,那天的輔助裝置早已經被搶購一空了。
由于現在正處在熱銷期,產量跟不上消費者的熱情其實是很常見的現象,等到熱潮過后,情況應當有所好轉。
大約一周后,情形的確有所緩解,第二電子工廠的生產能力提升了些,前來購買的消費者也分散了不少。
曹姓的家庭——他們以制作家具為生,曹喜順的妻子吳秀英一直渴望擁有一臺縫紉機輔助裝置,但多次嘗試均未能在百貨大樓購得。
隨后幾日,聽到周圍鄰居熱議這個話題,吳秀英的好奇心得到了重燃。
換上日常衣裝,她連忙趕到附近的一座四合院。
剛踏入院內,吳秀英就見到一位十歲左右的男孩與三歲左右的小女孩正專心地在地上堆雪。
她笑著說:"小家伙,不上學跑出來玩雪呀?"
名叫棒梗的男孩當時專注于玩耍,驟然被打斷,抬頭看是個陌生人,語氣不太客氣:“關你什么事?”這話不禁讓吳秀英有些吃驚,她的住處從未遇到過如此不懂禮節的孩子。
她決定不再理會小男孩,上樓至葉家門前。"劉悅,你在忙碌嗎?"她問道。
此時,正在灶頭忙碌整理環境的劉悅聽聞有人招呼,回頭笑道:“嫂子,來了?快來坐下!”雖然家中由劉悅丈夫裝飾,但這卻是吳秀英第一次造訪。
審視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