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吃完飯離開食堂,就回到采購科,繼續(xù)看報紙,摸魚,等待下班。
其他的采購科的科員也是如此,還有打毛衣的,下象棋的,反正是無聊至極,再打發(fā)時間,等待下班。
反正能當(dāng)采購員的基本上都是,有貨源能買來東西的。
至于是什么道路來的,只有采購員自己知道。
而且一般人還干不了這活兒,采購員基本上都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到小販只砍價。
張浩回到家,把自己的皮衣拿了,防風(fēng)啊,開始和面做餅子,畢竟這次下鄉(xiāng),要呆上幾天?
把玉米餅子做了20幾個,又把家里的幾個水壺翻了出來,來回刷洗,準備明天燒好開水帶著。
第二天一早,張浩帶齊了包袱里的干糧和水壺,來到了軋鋼廠,到后勤處提出了一臺自行車。
騎著自行車就奔鄉(xiāng)下去了,先來到的就是紅旗公社。
這大冬天的雞蛋也沒有,只能跟村民們換了三條臘肉,兩個風(fēng)干的小雞,就準備到下一個村子。
還好,走了一天也沒碰見那個不開眼的人來攔路。
這個時代,下鄉(xiāng)采購的,經(jīng)常會碰到,攔路搶劫的。
這些人有的是活不下去的敵特,還有一些村里的小混混。
畢竟這個時候法律還不太健全,監(jiān)控也不太完善。
跑了一天,張浩終于在一個叫做徐家村的地方停了下。
找到村長徐老蔫兒告訴他,他是城里的軋鋼廠采購科的員工。
徐老蔫一聽說張浩是從廠里來的采購員,也是很高興啊。
畢竟他們村子的產(chǎn)出,除了上交公社,就是去城里的黑市交易,換些錢回來。
還有一個就是采購員下鄉(xiāng)是村民們愿意看到的,畢竟能光明正大的交易,誰還想偷偷摸摸呀?
“啊,是張浩同志啊,吃飯了嗎?”
“沒吃飯,要不到家吃去吧。”
“你放心,等吃完飯了,我拿大喇叭喊一下子,看看有沒有村民有多余的物資跟你交換一下?”
“那真是謝謝你了,徐村長。”
“不用謝,不用謝,以后你常來我們徐家村就好了。”
吃的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兒,是苞米碴子粥跟大餅子,還有一些鹽腌的咸菜。
張浩喝了兩碗碴子粥,三個大餅子,就著點咸菜,把這一頓對付過去。
吃完飯后,張浩拿出了三毛錢,拍在了桌上。
徐村長看著錢,眼睛瞇了起來:“這是干什么?張浩同志,快收起來。”
“你好不容易下鄉(xiāng)一趟,我請你吃頓飯又怎么了?”
“再說了,都是一些農(nóng)家的吃食值不了這么多錢,你快拿回去吧。”
村長嘴上是這么說著,但一只手拍在了錢上,往自己兜里擱。
但張浩也沒在意:“沒事,村長,我這還要借宿一宿呢,這就當(dāng)飯錢跟住宿費了。”
“你放心,張浩同志,晚上這坑啊,我絕對給你燒的熱乎的。”
“那就謝謝了你了村長。”
“一會麻煩你用廣播喇叭幫我告訴一下村民,來找我換物資。”
“好說好說,你在炕上歇一會兒,我這就去村委會拿喇叭幫你宣傳一下。”
張浩坐在炕上,等著徐老蔫兒帶著村民們來。
這次下鄉(xiāng),他總共帶了50塊錢和一些糧票,都是一些散錢,特意用來交換物資。
過了一會兒,徐老蔫領(lǐng)了得有十來個人,來到了村委會。
剛進門徐老蔫就喊道。
“張浩同志這人我給你叫來了,他們就是要跟你換物資的人,快點吧。”
“鄉(xiāng)親們都安靜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