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劉睿入主襄陽以后,他開始大肆整頓內政,發展軍事。在南陽郡的基礎上,又派人占據了上庸,南鄉等幾城,將麾下領地徹底連成了一塊。...
不止如此,已經暗中投向劉睿的陳生和張虎還占據了夷陵、當陽、西陵等城,將劉表的南郡幾乎占去了三分之一。
自此荊州七郡,劉睿占據了最大的南陽郡和小半個南郡,以及襄陽這個荊州的心臟。而劉表爭奪襄陽失敗以后,長沙張羨鼓動荊南四郡脫離劉表自立。
至此劉表的地盤大為縮水,只剩了大半個南郡以及江夏郡。雖然地盤減小了,但是他手里的兵力卻是集中了,在荊州他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覷。
劉睿知道眼下的劉表實力不弱,兩人同為漢室宗親,沒有名正言順的理由,也不能輕易開打。所以這段時間,他只是埋頭發展自身,不斷壯大實力。
因為抄沒了不少襄陽世家,劉睿得到了大批的錢糧。除去一部分用來建立水軍,另一部分,劉睿四處招攬工匠、船匠、鐵匠等有一技之長的匠人。
等到匠人云集襄陽,隨即劉睿建立了匠造府,將他們編入麾下,負責打造兵器,盔甲。同時劉睿根據后世的記憶,畫出了曲轅犁的圖紙。
在匠造府工匠們的共同努力下,嘗試著打造出了東漢第一臺曲轅犁。經過試驗以后,發現有了曲轅犁,可以大大的節省人力。
若是再用牛馬等牲畜進行拉犁,那么效率更是翻了一番。于是劉睿下令多多打造曲轅犁,將他們分發給境內百姓,提高耕地效率。
負責屯田的國淵更是向劉睿表示,只要有了更多的曲轅犁,他就可以開墾出更多的荒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不只是曲轅犁,劉睿接著又給了國淵第二個驚喜,就是龍骨水車。荊州境內多河流,有了這些龍骨水車,灌溉農田就可以更省力。
這下子可把國淵給激動壞了,直呼主公乃是神人。
不止如此,劉睿將襄陽城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次擴建。擴建完之后的襄陽城高大宏偉,不輸雒陽那樣的堅城。
城池擴大以后,劉睿重新規劃城內建筑,還專門在城內四角畫出了幾塊專門供以商用的集市。有了專用的集市,就更能吸引各州的商人前來襄陽行商。
既然地盤大了,人口多了,那么只靠南陽原有的官員是萬萬不夠的。于是劉睿在習禎等人的建議下,親自前往荊山拜見龐德公和司馬徽兩位大儒。
雙方見面以后,會談的很是融洽,龐德公和司馬徽深感劉睿的仁義。知道他拿下襄陽以后并沒有多造殺孽,而是抄家流放。
于是在劉睿的請求下,向他推薦了幾位在野的人才,包括:南陽王連,字文儀、南陽宋忠,字仲子、襄陽羅蒙,字威功、襄陽李衡,字彥平等人。
隨后龐德公和司馬徽,還邀請劉睿參觀他們的鹿門書院。劉睿一聽,自然不會拒絕。因為北方有潁川書院,南方則是鹿門書院,這兩座書院為大漢培養了不少的人才。
果然,在這里劉睿見到了不少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劉睿不由在窗外停下腳步,看著他們在授課先生的問話下,從容自信,侃侃而談。
“龐德公,那位正在回答問題學子是誰?不但氣質高雅,而且自信大方。雖顯年輕,但舉手投足間已頗有大家風范。”
劉睿指著一名正在回答問題的學子問向龐德公。
“哦,此人名叫諸葛亮,乃是泰山郡丞諸葛珪之子。其父早逝,于是他們全家投靠身為豫章太守的二叔諸葛玄。諸葛玄事務繁忙,便將他和弟弟諸葛均送到書院。
此子雖然年輕,但是十分好學,常常能夠舉一反三,將來必成大器。”
龐德公為劉睿解釋道。
“嗯,那他身邊那位學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