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段羽成功得到了王允的賞識,成為了他最看重的幕僚,沒有之一。于是王允想著將段羽舉孝廉,讓他進入朝中為自己的助力。...
但是這個建議被段羽自己給婉拒了,王允有些不理解,于是問道:“子和可是有何不滿意?”
“司徒說的哪里話,若非您的收留,在下早就餓死了。如今在司徒麾下擔任幕僚,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嗎?”
段羽當然不想入朝,那樣一來,他就要暴露在眾人的視野之中了。
“那你為何要拒絕我的提議呢?”
王允好奇的問道。
“羽雖然投入司徒麾下不久,但也知您心中所愿。近來幾日,您每次回府都長吁短嘆,想必是為了朝中大事擔憂。
如您覺得羽可信,不如將煩憂之事說出來,讓我為您出謀劃策。”
段羽當然知道王允心里在想什么,于是想讓他自己說出口。這樣一來,自己再獻計,就不會惹人生疑了。
聽到段羽如此情真意切的一番話,王允這才打開心防,向他娓娓道來:“如今董賊勢大,欺壓皇室,禍亂朝綱,殘害百姓。
我每每見到此賊惡行,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寢其皮。只可惜我勢單力薄,面對此賊惡行,無計可施。”
“司徒莫要擔憂,在羽看來,朝中仍有忠義之士存在。況且董賊麾下的問題也不少,只要我們操作得當,未必不能為國除害。”
段羽眼珠一轉,假意思考了片刻,出言安慰王允。
“哦,子和有何妙計可除董賊?還不速速道來。”
聽段羽似乎有計策,王允頓時喜笑顏開。
“司徒,董賊暴虐,不得人心,其麾下派系林立,其中似乎對他有怨言者不少。我們可以暗中交好這些兵將,等到時機成熟誅殺國賊。”
段羽說道。
“不知子和心中可有人選?”
王允追問道。
“董賊的義子呂布,可為我等策反人選。”
段羽說出了一個讓王允意想不到的人選。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呂布乃是董賊義子,一直護衛他左右,深受董賊信任,又如何會對他心生怨言?”
王允一愣,接著大聲反駁道。
“司徒,表面上看起來的確如此。但是您想一想,呂布在剛投董賊時是何等的受重用封候拜將,意氣風發。
但是現在呢,呂布無法帶兵,和一個普通的侍衛有什么區別。而且我聽說,董賊每次喝醉以后,對著呂布又打又罵。長此以往,呂布能不心生怨言嗎?
我入城時間不長,但是屢次在街上見到董賊麾下士卒聚眾斗毆。本來我以為只是小事,后來經過打聽,發現斗毆的士卒分別是西涼軍和并州軍。
經過深入了解之后,不管是哪一方的過錯,最后受懲戒的都是并州軍。呂布可是并州人啊,當初他斬殺義父丁原,率領剩余的并州軍投奔董卓。
在并州軍的心里,他們效忠的不是董卓,而是呂布。并州軍屢次收到不公平待遇,呂布心里會怎么想?”
這些情報都是段羽經過錦衣衛獲得的,所以王允并不知情。
“還有這等事?”
聽段羽如此說,王允也是來了興趣。
“不止如此,聽說董賊麾下還有一將軍名曰劉備。此人自稱是漢室宗親,其麾下幽州軍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和涼州諸將交好。
雖然投奔董賊的時間不長,但是在董賊的心里已經壓過了呂布一頭。最重要的是,他兩個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義弟,和呂布很是不對付。
可以說現在的呂布是四面皆敵,舉步維艱。稍有不慎,便是跌落萬丈深淵的下場。”
段羽將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