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楚王府屬官們三天三夜的批閱,鐘繇將成績最優秀的三百人姓名一一登記在冊,然后請劉睿欽點新科三甲。...
劉睿為新科三甲榜首取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而今年新科狀元的名字也不陌生,乃是廬江太守陸康的從孫陸遜。
這陸遜別人不知道,劉睿還不知道嗎。他可是未來的東吳四都督之一的陸遜,陸伯言。
這陸議今年方才二十歲,就在這數萬人之中一舉奪魁,取得狀元之位。而第二名的榜眼則是零陵人蔣琬,字公琰。第三名的探花,乃是鹿門書院學子,襄陽人馬謖,字幼常。
讓劉睿也不禁感慨,世家大族的底蘊就是深。哪怕自己遍地開設書院,供無數寒門學子學習,短時間內還是無法縮短兩者之間的差距。
武試方面倒是沒有給劉睿特別大的驚喜,他翻遍了名冊,也沒有在上面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綜合考試的人才也還行,不但理論很出色,動手能力也不差。
經過這一次的科舉考試后,劉睿也看出自己的制度還不是很完善。于是批閱完名冊,將它交給鐘繇后,繼續補充完善科舉制度。
下一次的科舉考試還是三年之后,但這三年內,每一年都會舉行一次鄉試和州試。鄉試就是由一郡太守組織的考試,通過鄉試者授予秀才的稱號。
第二次州試,乃是由一州刺史舉辦,只有通過鄉試的秀才才可以參加州試。通過州試的秀才則是被授予舉人的稱號,然后由這些舉人來參加科舉考試。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減少最終考試的人數,還可以在一開始,就刷掉一些基礎不行的學子。
這些學子通過鄉試,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繼續埋頭苦學。也省的到時候勞心勞力,不遠千里來到襄陽考試,最終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第二日,科舉揭榜。高中者興高采烈,落榜者捶胸頓足,哭嚎不已。
而身為新科三甲的陸遜、蔣琬和馬謖,則是身騎高頭大馬,胸帶大紅花。身旁兩側有官府衙役的護衛,頭前有人敲鑼打鼓助威。
聽到如此熱鬧的動靜,城中百姓紛紛出門查看。看著身騎大馬的三人威風凌凌,都露出羨慕的目光。而陸議三人也沉浸在這樣的感覺中,無師自通的向周圍圍觀人群招手示意。
看到馬上三名風度翩翩,年輕英俊的少年郎,不大膽的女子,都紛紛向他們拋出自己的香囊。三人如此年輕,哪里經過這樣的陣仗,都羞成了大紅臉,惹得在場百姓哈哈大笑。
三人繞城一周完畢后,時間已經來到了傍晚,劉睿已經在楚王府備好了瓊林宴,就等這三位主角到場了。等到三人來到,自有下人侍候他們沐浴更衣。
一番折騰后,三人這才感覺到饑腸轆轆,趕忙入席。劉睿端起酒杯,先慶賀取得好成績的學子,然后三杯酒下肚,酒席正式開始了。
陸遜三人是今晚當之無愧的主角,不少官員對這幾位年輕人十分熱情,都紛紛上前敬酒。同時打聽幾人消息,譬如年紀多大了?有沒有成親啊等等。
聽到幾人都沒有成親,一些官員趕忙在腦海中思索,家里有沒有適齡的女子。這三人長相俊美,文采出眾,不正是好女婿的人選嗎?
陸遜三人被眾人的熱情給徹底吞沒了,只剩傻乎乎的喝酒了。酒宴一直持續到后半夜才結束,見幾人都已經喝得不省人事,于是命人將他們扶下去休息。
次日一早,三人醒后第一件事,就是來拜見劉睿,請他寬恕昨晚的失儀之罪。
看著跪倒在地,不停求饒的三人,再聯想到他們昨晚的表現,劉睿只覺得好笑,但臉上卻不能表現出來。
“好了,快起來吧。你們都是我軍未來的棟梁之才,別被外人看了笑話。”
聽到劉睿那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