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煨投降以后,楚軍順利接管函谷關。賈詡的第一步戰略完成,接著召集幾人商量下一步的行動。...
“軍師,我軍已經拿下了函谷關,接下來該如何攻打潼關?”
華雄此時也來到關上,詢問賈詡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華將軍,潼關和函谷關一樣,都是占據地利的險要關隘。其中劉安麾下有五千兵馬,都是跟隨劉備多年的老兵,戰斗力不可小覷。
若是強攻的話,定會折損很多人馬,不如以計取之。”
段煨深知潼關的實力,提醒華雄不可大意。
“呵呵,看來忠明心中已有計策,不如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賈詡知道段煨心中計策,應該和自己想的一樣。于是自己閉口不言,而是請他為眾人講解。
段煨感激的看了一眼賈詡,以他的智謀,又怎么會看不出自己的想法呢。于是對著眾人開口道:“諸位,就在昨天,長安向我傳令,命我函谷關抽調三千兵馬前往長安。
屆時諸位可以換上秦軍衣甲,偽裝成我麾下兵馬混入潼關。劉安尚不知諸位的到來,猝不及防之下潼關定然可破。”
“嗯,果然是好計策。”
聽完段煨的計策,華雄和張繡也是頻頻點頭。
“可是忠明,你剛才也說過,關中五千兵馬都是老兵,戰斗力極強。而我軍只有三千人馬,萬一攻擊受挫,又當如何?”
賈詡故意考校段煨,于是提出了假設。
“呵呵,軍師,這一點末將也已經考慮到了。這三千兵馬只是明面上的人馬,我軍可以再派一部人馬悄然渡過渭水,繞到潼關的后方。
前后夾擊之下,任由劉安是戰神再生,也斷然保不住潼關。”
段煨久在關中駐守,對周圍地形可謂是了如指掌。既然他已經投降楚軍,自然要不留余力的拿出真本事。
“哦?要如何繞到潼關背后進行攻擊?”
賈詡聞言眼睛一亮,剛才他提出的假設,未必不能成為現實。如今有了第二道保險,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軍師,在函谷關的北方有一渡口名為蒲板津。我軍可以從首陽山穿過,到蒲板津乘船,繞過蒲州,直達潼關身后。
攻陷潼關后,大軍繼續西進,馮詡兵力空虛,我軍可以一擊而下。如此一來,長安面前再無屏障,不出兩日就可兵臨城下。”
段煨取過地圖,用手指在地圖上畫出一條線。
“好,此番若能順利攻破長安,忠明當為首功。”
聽完段煨的計劃,連賈詡都挑不出一絲毛病,連聲夸贊。
同時他也在心里慶幸,幸虧提前收降了段煨。否則以他們兩萬兵馬想要打到長安,還需要費上一番手腳。
“華雄聽令。”
“末將在!”
華雄立刻起身,躬身接令。
“命你率軍三千,扮做函谷關的秦軍去往潼關,進行搶關。”
賈詡下令道。
“末將領命!”
聽到終于可以大展拳腳了,華雄很是亢奮。
“張繡聽令。”
“末將在!”
聽到賈詡命令,張繡立刻起身接令。
“命你率軍三千,走蒲板津渡過渭水繞到潼關身后。待見前方發生戰斗,立刻率軍突襲潼關身后,與華雄將軍前后夾擊。”
賈詡將奇襲潼關背后的任務,交給了張繡。
“末將領命!”
張繡一臉嚴肅的接下將令。
“忠明,函谷關就交給你了。要時刻提高警惕,以防曹操暗中出手。”
賈詡一連下完兩道命令,將守備函谷關的重任繼續交給了段煨。這是將他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