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壽春。...
孫權收到濡須口失守,谷利陣亡的消息后明顯有些慌亂,連忙找司馬懿商議。
“仲達,為何戲忠突然之間就動手了?數萬大軍暗中集結,只是一日就攻破了濡須口。現在濡須口失守,淮南就不再是鐵板一塊了。”
“將軍別急,戲忠好歹也是天下聞名的智者,又在劉睿出征后,總督大楚政務,其能力自然不可小覷。不過他們動手如此之快,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對于濡須口的失守司馬懿倒是不意外,意外的是戲忠沒有選擇拖延時間,而是雷霆出擊,想必是得到了劉睿的授意。
“眼下濡須口失守,楚軍進入淮南已經不可逆轉。唯有緊守重城,依托城池來和楚軍消耗。楚軍四面作戰,兵馬錢糧有限。
只要我們先守上幾日,措敵銳氣,然后再伺機出擊。”
“仲達所言極是,我等該如何守備,還請你指教。”
孫權也知道自己在軍略上的不足,于是不恥下問的請教司馬懿。
“既然已經和大楚徹底翻了臉,將軍此時也可以豎起自己的大旗,吸引麾下相投。淮南沃土千里,堅城卻只有那么幾座。
濡須口往北,首當其沖的就是巣縣,再往后就是合肥。將軍可留下部分兵力留守壽春,然后率大軍主力進駐合肥,同時派出一將固守巣縣。
此番楚軍強攻濡須口靠的是水軍,沒了水軍相助,楚軍的戰力最少要損失三成。只要在巢縣擋住他們三天時間,楚軍定會銳氣盡失。
然后將軍可派軍從合肥出擊,奇襲楚軍側翼,與巣縣守軍對其兩面夾擊。”
司馬懿早就將淮南的地貌熟記于心,所以很快就為孫權想出了應對之策。
“仲達要我離開壽春,進駐合肥?”
聽到要離開壽春,孫權還有些不樂意。
“將軍,此番乃是您叛離大楚的立足之戰,您不出面要誰出面呢?如果您在合肥大勝楚軍,必定吸引無數豪杰相投,開疆立國。
若是您在壽春龜縮不出,就會讓世人以為您畏懼楚軍,本來那些看好您的人,也會改旗易幟。別忘了您的父親和兄長都是以戰功卓著,而聞名于世的。
您身為他們的血親,難道連主動上戰場都不敢嗎?”
司馬懿一番話可謂是軟中帶硬,徹底拿捏了孫權。如果他不答應,就是縮頭烏龜,還有性命之憂。為此孫權出于證明自己,必定選擇聽從司馬懿的計策。
“哼!誰說我不敢上戰場的。不就是坐鎮合肥嗎?我有數萬大軍,難道還會怕了戲忠不成?”
孫權果然中了司馬懿的激將法,熱血上涌,準備主動出擊。
“將軍果然神勇,由您坐鎮合肥,定能擊敗楚軍。”
司馬懿微微一笑,拱手相賀。
在司馬懿的建議下,孫權決定主動出擊,于是召集大軍,準備前往淮南。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孫權麾下竟然集結了十幾萬大軍。
其中一部分是他的本部兵馬,一部分是世家所捐贈的兵馬,剩下的就是靠孫權利用錢糧招募而來的士卒。因為這些士卒沒有經過長時間訓練,所以戰斗力不是很高。
但是十幾萬人馬往那一站,還是相當震撼的。孫權一身戎甲,看著麾下這十幾萬人馬,也是豪情萬丈,對著身邊人說道:
“我有十幾萬雄兵,任憑戲忠智計再高,又能奈我何?”
隨后孫權留下韓綜和兩萬兵馬守衛壽春,自己則是率領十幾萬大軍前往合肥。
濡須口的劉寧和戲忠也收到了孫權進軍合肥的消息,同時也得知孫權麾下竟有十幾萬兵馬。
“孫權背后果然有人指點,竟然利用兵力優勢,進駐合肥,然后搶占巣縣,堵住我軍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