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么抓本官?你們憑什么?”
“徐沅?你敢徇私枉法!”
“我***”
徐沅負手立在戶部外,饒有興致的聽著被綁起來的戶部尚書于瑞罵他。
不占理也能這么囂張?
你自己做過的事自己不知道?
能貪污受賄,徇私枉法,那就有被人拿出來放在眾人面前的一日。
可這于瑞倒好,仗著他爹是于國公,囂張跋扈的很。
至于為何從他開刀,完全是因為戶部這個位置牽扯太大。
稅收,民政財政收支預算,田土地冊,全國戶口,鑄造貨幣……
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身為戶部尚書的于瑞不好好為民服務,為大景盡責,反而依仗自己的身份為非作歹,勾結明教。
當然,你讓他自己勾結明教,他肯定沒有這個膽子。
顯然這于瑞看著如今朝堂變成靖王的一言堂,隨后便有了站隊的意思。
大景建國的時候,一共冊封了八位國公,除了因謀反被定罪處死的護國公外還有七位。
遲劉姜于曹燕洪。
洪國公是太子母親,當今皇后的母家,所以理應站在太子一方,原本洪國公是排在八大國公第二的位置,可是因為二十年前諸國大戰,洪國公一家身先士卒,打光了家底,這才變成了國公之末。
而因為護國公的倒臺,洪國公的下場,原本第三的遲國公來到了八大國公之首。
隨后,隨著靖王勢力的不斷增大,永寧帝也看出來了太子憑借羸弱的洪國公很難與靖王所在的劉國公勢力抗衡,于是讓太子娶了遲國公的女兒,達成了聯合。
剩下劉國公是靖王派系,姜于曹燕則是處于中立的位置。
老劉國公的門生遍布京城官場,可以說是靖王能夠把控朝政,靠的都是老劉國公的余暉。
姜國公則是一直管理著揚州水師,現在揚州水師共有兵眾十萬,因為身份敏感,一旦站隊則會爆發不可避免的矛盾,所以六百年來一直處于中立的位置。
徐沅去揚州之時因為太忙沒有與其打過交道,但是途經過揚州城,后續處理明教據點時,倒是用到了姜國公的幫助,不過聯系的人是薛大人,這倒是有些可惜,不過聽薛大人說,姜國公還是挺好像相處的,為人也不像劉國公于國公等人。
剩下于國公,除了目前的七兒子于瑞擔任戶部尚書,其余的大多都在軍中。
原本從文的世家竟然都跑去軍中了,這倒是十分有趣。
關于于國公的事,徐沅所知甚少,只知道他為人護短……
正好,抓了于瑞,他蹦出來鬧一鬧,說不定還能抓到后面更大的大魚,反正自己有太子殿下護著,不作死就不會死。
然后還有最后的曹燕兩位國公。
因為冀州只有一半的土地屬于大景,所以曹國公便鎮守在大景最西側的葭萌關。
燕國公同理,鎮守北方入關要害之地,徐州之北的蘭亭山。
有話說的好,過了蘭亭山,便入了關內。
于是就是只要過了蘭亭山,大軍便可以順流直下,三路其進,猶進無人之境,直指大景都城,由此可見蘭亭山的作用。
因為徐州地處平原,行軍打仗極其方便,大軍壓境之下,很難有城池可以守上半月,被圍困便是會被耗個彈盡糧絕。
而一旦蘭亭山被破,唯一據險可守的地方,就只有距離晉安城最近的涿州府的涿州城了。
但到了這里,大景已經是被人扼住了命運的咽喉,所以大部分軍隊待命的位置只能是葭萌關,不能退后半分。
收回思緒,徐沅看著依舊嚷嚷不停的于瑞,忍不住斥責道:“于尚書,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