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柳公明的退場,大殿恢復了安靜。
但永寧帝顯然沒有繼續上朝的想法,留下一句讓靖王好好反省,其余事后再議便匆匆離開大殿。
徐沅見此,急忙跑去追柳公明。
顧秋書嘆了一口氣后,便跟著大臣們開始退朝。
司馬流云怕怕徐沅想不開劫走柳公明,急忙拉著沈林之跟了上去,畢竟這事他可干的出來。
江則搖了搖頭,對于這種結果,他并不是很滿意,本來以為雙方可以兩敗俱傷,然后從中謀取更大的利益,但現在看來,都只是傷到一些皮毛,看來還得繼續坐山觀虎。
至于楊老將軍則是微微搖頭,對柳公明感到可惜,對陛下感到遺憾,雖說柳公明提到了護國公這個禁忌,但不得不說他是一名合格的御史。
能在朝堂之上,直言不諱點明君王所犯過錯者,史書上寥寥無幾。
不過柳公明的這種辦法,又有些過激,身后但凡有家室的人,怕是都做不出來,也許這也是柳公明這些年一直沒娶妻生子的原因吧。
死了一個柳公明,讓諸位大臣清醒,讓陛下清醒,不知道是我大景之幸,還是我大景之禍啊。
原本差點摔倒的沈首輔見陛下走了,群臣退朝,掙開攙扶他大臣的手臂,身子嶙峋的向扔在地上的折子走去。
“沈首輔……”
不顧他人全是,沈首輔想親眼看看,這柳公明寫給陛下什么,才讓陛下如此暴怒。
從柳公明慷慨赴死的話語中,心中雖略有猜測。
但是當他跪在殿內真看到這折子上的內容時,還是不由心生寒意。
上面記載了永寧帝生平所有功過,前篇看下功遠遠大于過,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這數頁篇幅下來,功最后停在了十二年前,護國公謀逆的那一頁。
關于護國公的事用了大量篇幅,此事堪稱永寧帝生平最大的過失。
柳公明的記載十分詳細,起因,過程,高潮,結尾,影響……以及推測。
沈首輔吞了一下口水,又把折子向后翻了翻。
過遠遠大于功,甚至沒有功績,而其中著重描寫的就是管教不嚴,包庇靖王,不配為君……
默默的合上折子,沈首輔雙目猩紅,一滴老淚從眼角滑落,緊接著身子向一旁倒去。
“沈大人!”
“沈首輔!”
見到沈首輔倒了,幾位大臣趕忙上前幫忙。
不過好在,先前于國公的事情,有太醫就在殿外候著,聽到是沈首輔倒了,他們也不敢耽誤,趕忙開始施救。
陸尚書見沈首輔昏了,有些幸災樂禍:“王爺,看來這次我們也不算輸的太慘,看沈首輔的樣子,怕是急火攻心了,只是下官不解,那折子里究竟寫了什么?”
靖王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余光掃了一眼正在被太醫施救的沈首輔,冷哼道:“事情還沒完呢,等陛下緩過神來,還會想起本王,這次事情鬧這么大,不給點懲戒怎么行,不過這次也算是有驚無險,陸大人你功不可沒。”
“為王爺分憂,是下官的榮幸。”陸尚書拱手道。
靖王略微抬手,隨后原本落在地上的折子便徑直向他飛來,將折子揣入懷中準備拿回去銷毀。
“去柳大人府上,給本王搜,本王不想在看到這類似于折子上的內容出現。”
“是。”
——
“這小子怎么這么快,老夫的縮地成寸都差點沒攆上。”
“哎呀,你這個速度,差點給老夫的眼睛晃瞎。”
沈林之還沒從司馬流云的縮地成寸中緩過神來,抱怨的同時目光搜尋著徐沅的下落。
司馬流云揮手讓周圍場景恢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