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敲打了一番呂芳,呂公公表面上誠惶誠恐,其實內心一點也不擔憂,他是潛邸老人,打小服侍嘉靖,除非,有不忍言之事,不然,屁股下面的掌印太監位置牢牢的。
“這老貨。”嘉靖其實也心知肚明,看呂芳這副誠惶誠恐的模樣,未免也笑了,“好了,知道你體貼朕,不要做這副嘴臉。”
呂芳也露出一笑,“奴婢也是擔心主子,這兩年不安分的事情太多,主子連白頭發都添了兩根,奴婢看著也著急,能看見主子一笑,奴婢這心里頭……回頭去睡覺了,都踏實。”
老太監一番絮絮叨叨,嘉靖聽了心里面其實很熨帖的,歷古以來,這皇帝和身邊的太監那種畸形的主仆關系,是最叫人作摸不定的。
趁著吃了丹藥,精神頭正好,嘉靖又處理了幾件政務,他的奶兄弟陸炳就在旁邊伺候著。
翻到四夷館的奏章,嘉靖看了,未免又皺眉頭。
這是四夷館上書說關于扶桑貢使的事情,嘉靖很是頭疼。
扶桑貢使周良和尚去年就來過了,嘉靖專門批示,以后只許十年來一次,大船只許三艘,人數只許三百……說白了,就是叫扶桑人別老來打秋風。
扶桑和大明,那是有通貢關系在的,雖然,不像大明頭號小弟朝鮮那樣,連立世子都要給朝廷上個表,但是,那些幕府將軍來通貢,也都要上表自稱【臣扶桑國王猿某某】的,人家來拜大哥,大哥總要給好處的。
這個道理么,連蔣先生都知道要給手下浩南哥一個銅鑼灣扛把子,嘉靖怎么會不懂。
但是,他是真窮,沒辦法,花費太大了,比如說,手下頭號小弟朝鮮,每年來朝拜,一年三節,要來三次,上一次的使臣還沒回去,往往下一個使臣已經出發了。
這些使臣還不自覺,帶些【方物】也就是當地土特產,來了就要這個要那個的,你還不能不給,這是頭號小弟,親王銜,連史書都承認【事大明甚勤】,小弟跑動這么勤快,你總要給人家一口肉吃。
關鍵朝鮮還當二道販子,把扶桑的破扇子爛打刀也往大明拖,真真是,錙銖必較。
這樣的小弟,嘉靖覺得,一個就夠了,再來一個,豈不是要了親命?朕哪里有銀子賜下去?
當然,扶桑來朝貢,絕不是為了要銀子,扶桑自己就生活在一座巨大的金銀伴生礦上面,根本不缺銀子,關鍵是,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白糖……
當然,扶桑買這些東西,也是真金白銀掏錢買的,不是白要,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些好處,嘉靖落不著。
扶桑來朝貢,一路上吃喝拉撒,都要朝廷負責,而且還免稅,什么?你說要收錢?朝廷體面何在?
喊著朝廷體面的家伙們私底下跟扶桑人做買賣做得不亦樂乎,賺得盆滿缽溢,朝廷卻要虧錢。
像是嘉靖這種,自己的宮殿都沒銀子修,他怎么可能樂意扶桑人來?
嘉靖把臉拉下來,看了一眼呂芳,就問他,“去年那周良和尚是什么時候離京的?”
呂芳掐著手指算了一下,“奴婢記得,好像就是秋天沒多久……”
嘉靖嘆了一口氣,“朕這個位置,做的真是沒滋沒味的……”誰不想做闊佬?蠻夷們來了,管吃管喝還發兩個妹子,那多有面子?
可是,這得有一個前提,要有鈔能力。
嘉靖沒有鈔能力,只能哀嘆。
呂芳看了嘉靖一眼,低聲就說:“要不,主子,奴婢倒是還有一萬多兩體己銀子,就獻給主子……”
嘉靖未免就笑了,“朕還能要你的銀子?”那潛臺詞就是,那朕的臉面往哪兒放?
旁邊陸炳默不作聲,看著呂芳未免內心極為佩服,呂公公真是好手段,好一個以退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