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麻子是建寧城外的山民,平日里砍柴打獵,拿到城里面換吃食。這天他運道好,獵了一頭四不像(注1:鬣羚,又叫山驢子)脖頸處一圈白毛,看著賣相極好。
他未免嘆氣,可惜被獸夾夾傷了腿,大約賣不上價格了,若是個活的,說不定能賣個十兩銀子,可以好生吃喝幾年了。
大明朝賣兒賣女,也不過就是幾兩銀子,這還是年景好的時候,要是荒年,大把人牙子,能把價格壓到百十文錢,父母也只能接受,賣了,好歹還有個念想,孩子說不定有個活路,不賣,那是活生生要餓死的。
他拿個雙繾獨輪車就把四不像推著往城里面去,這車是大明朝民間很常見的,有點錢的,前面可以用驢拉著,沒錢的,自己去推,也能走。
那貨棧里面,南來北往的,多有這個,許多傳世古畫中都有這小車的身影。
進(jìn)城門的時候,守城門收稅的一看,頓時惋惜得很,說這四不像賣相好,可惜,死了,肉么,賣不上幾個錢,要是活的,他倒是可以做個中人,保管能賣個百八十兩。
王二麻子一聽,能賣百八十兩?
城門官未免撇嘴,就說,俺們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窮苦得很,拿到南直隸去,那里的讀書老爺們就好這一口,哪怕買了不騎,養(yǎng)也要養(yǎng)一頭,那是身份的象征,就如老爺我……
他說著,得意洋洋抬腳,說,瞧見沒有,緞綾靴子……
王二麻子趕緊舔著臉拍馬屁,城門老爺恁貴人,穿個綢緞靴子不算個甚。
這也是底層百姓的生存智慧了,好聽話么,舌頭打個滾兒,又不費錢……至于說什么自尊云云,字都不認(rèn)識,懂什么自尊,古代大賢說人人如龍,講的就是人人有自尊,倒不是說人人家里面趁百萬兩銀子。
城門官就愛聽這樣的話,便指點他,你這個,在建安縣是賣不上銀子了,不過,去隔壁甌寧縣,那邊行都司衙門都指揮老爺大喜,準(zhǔn)備擺流水席,把個闔城酒樓都給包下來了給他操辦,肉價騰貴了三成。
王二麻子一聽,又要繳一筆城門稅,未免肉疼,不過,肉價騰貴三成,大約能多賣出來不少錢,當(dāng)下狠狠心,在懷里面摸出十枚成色頗好的永樂通寶,這玩意兒大抵都是福建那些通倭的大戶人家私自鑄造了拿去扶桑國的,因為成色好,大明民間頗認(rèn),許多百姓得了這錢,都愿意揣懷里面不舍得花出去。
城門官擺了擺手,老爺我何曾瞧得上你這十個錢……
王二麻子點頭哈腰,是是是,俺把老爺?shù)暮眯慕o瞧輕了,俺實在該打……城門官頓時一樂,就指點他,你呀!這城門稅,我也不收你,你繞一截路,從那邊進(jìn)去,把這四不像的肉賣了,也別著急回去,行都司都指揮老爺把自家衙門靠城墻一邊給拆了,要擴大校場,說是好練兵報效朝廷剿滅倭寇,但凡肯搬磚扛石頭的,每天二十個錢,還管兩頓干的。
王二麻子一聽,伴著手指數(shù)了數(shù),不由咋舌,這是,一個月六百個錢,都夠一家五口一個月吃喝了。
他千恩萬謝,推起個車,繞了半個城,從歐寧縣那邊進(jìn)城,進(jìn)城門的時候,被頭上裹著包巾的土兵硬收了十個錢的城門稅,弄得王二麻子進(jìn)城后最里面還罵個不休,該死的蠻子……
車上的四不像輕而易舉賣了五六百錢,每一百個錢拿個麻繩串著,稱之為一小吊,揣在懷里面沉甸甸的。
捂著胸腹彎著腰,王二麻子就往行都司衙門去。
到了行都司衙門,果不其然,衙門旁邊的校場后面靠著城墻那一段被拆了個七零八落,以前挨著城墻的棚戶被強拆了,住棚戶的都拿了一筆安置錢,頗滿意。
倒是有一個,是當(dāng)?shù)鼗ㄗ咏痰呢ゎ^兒,那一片棚戶區(qū)都屬于他的地盤,眼睜睜看著被拆掉,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廝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