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你老……”
這話一說,氣得他老娘又抽他一巴掌,剛才給兒子上規矩的事情全忘記了。
康飛在老娘和書姨兩個女人之間左右騰挪,哄了她們幾句,抬眼看見他老子戴春林穿著玉色的儒衫,粉底皂靴,手上拿一把折扇,一步三搖就要出門,頓時高聲喊,“爸爸你們要是做詩社,我給你們起個名字,就叫冶春詩社。”戴春林哼了一聲,沒搭理他。
一搖三晃出門,沿途多有人跟他打招呼,等到了朋友胡三才家,幾個平日里面經常一起的學里面同學已經在了,看見四爺進來,紛紛就說,春林,今天你晚了,要罰詩一首。
四爺就苦笑,說家中孽障耽擱了時間,諸位朋友擔待則個。
“都說你兒子遇仙,你還一口一個孽障。”一個穿著玉色儒衫的中年人就用手上扇子點了點他,“這儼然是蘇老坡的做派,惟愿吾兒愚且魯,無災無病到公卿。”
旁邊一個就附和道:“是這個話。”
平日里頭,四爺因為兒子有點傻,大家也不愿意戳他的肺,搗心窩子,可如今不一樣,揚州府哄傳一時。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四爺實際上心里面是有些得意的,當下就說:“這孽障,居然跟我說,你們詩社連名字都沒有一個,不如我給你們起一個,就叫冶春詩社。”
眾人頓時一愣,隨后,為首的胡三才就說:“咦?這個名字倒是不壞。”
“冶者游也,冶春詩社,這個名字,倒是頗符合我們大家聚在一起的名目,不如,就叫冶春詩社……三才,今天我們就以樓字為韻,大家做了詩,就用這個冶春詩社的名頭付梓……”
不提四爺跟一幫朋友吹牛打屁,這邊康飛好不容易把老娘的馬屁拍舒服了,然后觍著臉就問老娘伸手要銀子。
四娘娘想了一想,就讓知書回房從箱籠里面剪了一塊約莫三兩多的銀子給他,康飛還嫌少,死纏硬磨,總算是要到了十兩銀子。
把銀子往懷里面一揣,他扔下一句【胖迪你在家里面照顧老娘】就往外面跑。
四娘娘一看,兒子拿了銀子就往外面跑,指定不是什么好事,剛要叫他,旁邊知書就攔住了,說,他這些天在家拘束得狠了,出去散散心又何妨。
康飛把銀子拿到手,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打銅巷,想買一把刀,看了好些家鋪子,大吃一驚。
他好不容易要了十兩銀子,以為只能湊合買一把,畢竟,武俠小說里面買把好刀好劍,那都是上千銀子,扶桑有把名刀【大般若長光】,就是因為價格600貫,跟六百卷大般若經一樣,因此得了這個名字,結果扶桑國一船一船拉到大明的那種又輕又細只能用來辟邪的倭刀,八百文就能買一把,那種有工匠名字刻在上面的好刀,也不過一兩多銀子就能買到。
我在大明開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