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海外貿易把持在【豪大家】手上。
或許有讀者老爺要問,市舶司明明是嘉靖皇帝關閉的。
問題是,嘉靖十八歲從一個藩王入繼大統,和后來的崇禎一樣,從來沒有受過一天正統的太子教育,傻乎乎的少年天子那時候還只曉得給自己的老爸爭取一個名號。
就好像崇禎初年的【眾正盈朝】一樣,嘉靖初年也是【眾正盈朝】,然后,市舶司關閉了,因為一眾正人君子說市舶司是與民爭利……皇帝么,不就是用來背黑鍋的么!
后來皇帝也明白了,用自己的奶兄弟陸炳做了錦衣衛指揮使,可那時候已經是嘉靖十三年了,黃花菜都涼了,而且,陸炳這個【謹飭不敢大肆】,一個錦衣衛堂上官,特務頭子,做事那么膽小……也就是嘉靖皇帝是藩王出身,夾袋里面沒有人才,不得不用自己的奶兄弟。
綜上,可想而知,曾子重大喊要恢復河套,是多么地得罪人,而且得罪了無數,還都不是普通人,都是在和蒙古韃子從事貿易中牟取了巨大利益的豪大家。
如果沿海海貿的士紳集團統稱海商的話,和蒙古韃子做貿易的,自然就叫邊商。
邊商集團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應該就是甘肅總兵、咸寧侯仇鸞,這家伙因為被曾子重彈劾,廢坐家中,與此同時,朝堂上政治斗爭激化,閣老嚴嵩和閣老夏言正斗的厲害。
仇鸞私下就和嚴嵩約為父子,對嚴嵩說,夏言的老婆的爸爸,就是曾子重的好友,咱們應該先拿曾子重開刀,再順藤摸瓜,扳倒夏言。
然后,仇鸞就誣告曾子重掩敗不奏,克扣軍餉上萬,并派兒子曾淳跟著他的親信蘇綱(夏言的老婆的爸爸)賄賂內官,嚴嵩從旁佐證,成功把曾子重送下了地獄,仇鸞因此復出,官大同總兵。
總之,曾子重被殺,天下咸冤之。
這其中,喊的聲音最響的就是揚州鹽商,道理很簡單,曾子重是揚州人?。?
至于揚州鹽商大多是山西人,以張石洲為代表的山西鹽商表示,俺們落揚州籍,說揚州話,住揚州城,吃鹽窩飯,和那些跟蒙古韃子眉來眼去的邊商不是一路人。
這些鹽商嘴上【咸冤之,咸冤之】喊得厲害,可到現在,也還沒個動靜,反倒是張桓老將軍,年屆八十,卻要孤身送曾子重的妻兒去佛山流放地,
所以說,要評價一個人,要看他做什么,千萬別看他喊什么。
張桓老將軍和康飛講了恢復河套對大明的意義,隨后就嘆氣,說自己年已八十,也不知道能不能把曾子重的妻兒安全送到佛山……他這個感慨一說,康飛腦袋一熱,當即就說道:“既然如此,小子我就陪老將軍走上一遭。”
我在大明開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