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人聽到他們還可以得到兩個條件 松了一口氣,小仙人還是記著他們的,并未遷怒,不過那些做了傷天害理的事的人,他們會抓起來的。
都已經嚴禁下令了,不能私自處死女嬰,結果這些不聽,不聽那么后果自己承受。
“這個元朝,女子地位是比較高的,不過,那也只是蒙古族他們自己女子地位高,其他族的女子地位還是比較低下的 這屬于兩個極端了,”因為元朝是蒙古族當皇帝,所以自然也是蒙古族人的地位最高,總之后漢人的地位最低下 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
就是因為漢人當時地位太低天天被欺壓,加上各種天災人禍,朝廷不作為,所以百姓們過不下去才紛紛揭竿而起,開始了造反之路。
這不,元一百年不到就給亡了。
元朝人聽到小仙人的話,倒是聽進去了 但是也不能一下子就做出改變。
畢竟他們知道漢人實在太多了,他們也怕漢人反了他們,所以才如此欺壓。
其他朝代聽到,紛紛又在彈幕上各種罵元朝人,連清朝的人也都被拉出來罵了一頓。
元朝人沉默,不敢反駁,反駁了被罵的更慘。
漢人那些文人實在是過分,罵得文鄒鄒的,他們看都看不懂。
不過還是有很多粗人,罵得那是一個難聽,他們都要被罵到自閉了。
“要說地位最低下的自當是明清。
當時明太祖在建立大明之后,在洪武元年就下詔鼓勵婦女不要改嫁。
三十歲以前丈夫去世,能堅持到五十歲還守寡不嫁人的,朝廷就會給立貞節牌坊,還能免除差役。
自明太祖這詔書一出來,明朝貞潔烈女一下子就變得非常多了。
當時大唐的貞潔烈女只有51人,大宋有267人,而到了大明那家伙,一下子飆升到了三萬六千人,這差距,你們自己看一看,那么多人都不再嫁,就為了一個貞節牌坊,”黎霧搖搖頭,若是明太祖沒有發這個詔書,自然不會出現這個現象的。
本來古代就是要看人口的,若是人人的去守節了,人口還怎么來?
打仗會死很多人,根本人口就不夠的。
彈幕
秦始皇嬴政:這個明太祖腦子有問題了,還鼓勵不要改嫁,人口哪里來?
秦始皇覺得明太祖有病,他最重視人口,恨不得人口最多一點更多一點,不可能反對改嫁的,還非常支持。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無法理解,為一個死人守一輩子的節做甚?要改嫁人口人口。
彈幕很多人都表示無法理解,理解不了一點,覺得明太祖就是有問題。
寡婦們也覺得莫名其妙,她們也不想為了一個貞節牌坊守一個死人一輩子,而且寡婦可不好當,沒個人幫襯,很多活根本就干不了。
她們的朝廷也是非常鼓勵再嫁的,改嫁的女子并不會有什么,很多人都改嫁,這很正常的。
明太祖時期,明太祖臉色異常難看,這個詔書他確實下了。
還有這個貞節牌坊也只是想鼓勵那些守住氣節的人,結果誰想到,居然三萬多人都不改嫁,就為了這個貞節牌坊,明太祖也是有些惱羞成怒了。
這還成他的錯了?
明太祖并不想承認這個是他的錯。
大臣們誰也不敢出聲,都怕得要死,一個個用眼神去看太子朱標和馬皇后 希望他們二人勸一勸。
他們是不敢勸的,怕陛下把他們給砍了。
“重八,我知道你這么做是好意,是百姓們誤解了你,不過這三萬多人都守節,確實太多了,咱們還是鼓勵改嫁如何?”馬皇后溫柔的聲音響起,拉著明太祖的手慢慢的說道。
“哼,這還成咱的錯了,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