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江戶時代,一段真摯的愛情故事悄然展開。這對恩愛有加的小夫妻宛如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他們的相遇并非傳統(tǒng)包辦婚姻的安排,而是源于彼此間心有靈犀的默契與深深的眷戀。這位名叫不之源壽信的男子英俊非凡、風度翩翩;他的妻子阿鴛則美若天仙、風姿綽約。每當他倆手牽手漫步于街頭巷尾時,周圍的人們總是投來艷羨的眼神,仿佛在見證著一段千古佳話。
不僅如此,兩人的相配程度更體現(xiàn)在內(nèi)心深處。他們對愛情堅貞不屈,矢志不渝。就在新婚燕爾的洞房花燭之夜,他們立下了海誓山盟:此生此世永不分離,倘若命運捉弄,其中一方先行離世,剩下的那個人也將守寡終身,再不另尋新歡。
然而,人生無常,命運宛如一個頑皮的孩童,總是喜歡捉弄那些情深意濃的有情人。似乎老天爺心懷叵測,故意要考驗他們情感的堅韌程度,妄圖窺視人性中善惡的兩面。時光如白駒過隙,歲月如流星劃過,在不知不覺間,不之源壽信與阿鴛已經(jīng)共同度過了整整兩年幸福而又快樂的美好時光。可惜好景不長,命運總是喜歡與人作對——阿鴛不幸患上了一種無藥可醫(yī)的絕癥,生命岌岌可危,猶如風中殘燭,即將走到人生的終點。
在彌留之際,阿鴛緊緊攥著壽信的手,眼中噙滿淚水,如珍珠般滾落,深情地表達著對他的依戀與不舍。壽信亦痛哭流涕,表明無論怎樣都無法接受失去阿鴛的事實,寧愿與她一同赴死。眼看著自己的愛人也要隨自己一同共赴黃泉,阿鴛靈機一動:或許有個辦法能讓他們永不分離。她艱難地開口,氣息奄奄地囑咐壽信待她離世后,一定要將她體內(nèi)所有的器官全部取出,并用金漆仔細地涂抹在身軀表面,制作成一具木乃伊;然后將這具木乃伊安放在家中佛龕之前,朝夕焚香供奉。這樣,阿鴛就能實現(xiàn)諾言,永生永世陪伴在壽信身邊。
壽信深知這是阿鴛最后的心愿,盡管心中萬般悲痛,但還是決定尊重她的選擇。待到阿鴛撒手人寰,壽信強忍著悲痛按照阿鴛生前所言照做無誤。他小心翼翼地將阿鴛的遺體處理妥當,制作成精美的木乃伊,并恭恭敬敬地放置于佛壇前方。
從此以后,壽信每天都會默默坐在佛壇前,對著那具木乃伊輕聲細語,仿佛阿鴛仍然在世一般。他會向它訴說自己的喜怒哀樂、思念之情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然眼前只是一具毫無生氣的木乃伊,但對于壽信來說,它就是阿鴛存在過的最好證明,也是支撐他繼續(xù)走下去的精神支柱。
遵守承諾或許在某一段時間輕而易舉,但要將其貫穿一生卻無比艱難。壽信始終堅守著對阿鴛許下的誓言——此生不再另娶他人。然而,畢竟那時的壽信僅有二十余歲,年輕有為且相貌出眾,自然引得眾多女子傾心不已,并伺機接近。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已過五載。最終,壽信難耐寂寞之苦,違背了昔日諾言,迎娶了第二位妻子阿燕。可誰曾想,就在新婚次日清晨,阿燕便默默整理好行裝,匆匆逃回娘家,此后更是與壽信斷絕往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壽信茫然失措,百思不得其解。而阿燕既不肯露面,也不愿向他解釋緣由,無奈之下,壽信只得權(quán)當阿燕突發(fā)癲狂,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此后,壽信又續(xù)弦再娶的第三、第四任妻子阿雀和阿鸝,也都莫名其妙地在新婚第二天一大早毫無理由地不辭而別。這讓壽信大為惱火,他甚至懷疑是這些女子們合起伙來捉弄自己。直到壽信娶回第五任妻子阿鴦,他才知道了背后的真相。阿鴦深深地愛著壽信,新婚第二天的早上,阿鴦沒有離開,而是留下來告訴壽信真相。原來前幾任妻子的離開,都是阿鴛的木乃伊在搞鬼。新婚之夜等壽信睡著之后,阿鴛的木乃伊就會離開佛壇去威脅新娘,要她們離開壽信并且不可以說出被自己威脅的事,否則就殺死新娘,所以前幾任新娘都匆忙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