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女性生孩子皆被視為如闖龍潭虎穴般危險之事。哪怕身處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產婦因分娩意外而與世長辭的悲劇仍時有發生。至于那遙不可及的古代時期,更是猶如夢魘,令人不寒而栗。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富甲一方的李財主,他的妻子姓季。這季氏絕非等閑之輩,她心如針尖,口如利劍,嫉妒之火熊熊燃燒。自季氏嫁入李家,家奴和下人們猶如墜入噩夢。平日里,他們即便小心翼翼,未犯錯事,每隔數日仍會遭受女主人的怒斥與鞭打。倘若不慎觸怒了這位主母大人,那恐怕連性命都危在旦夕!
家中仆人們對她不僅畏懼有加,李財主本人更是對這位“母老虎”忌憚三分,納妾之念絲毫不敢有。然而,命運總是戲劇性滿滿,季氏雖娘家實力雄厚,且自己生得花容月貌,但一直未能給李財主誕下一兒半女。時光飛逝,轉眼間季氏已嫁入李家整整五個年頭,期間除了偶感幾次胃脹氣外,她那平坦的腹部始終平靜如水,未見任何動靜。在那個以傳宗接代為重,“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觀念根深蒂固的古老時代,季氏因無法生育而失去了阻止丈夫納妾的底氣。畢竟,若她一意孤行,執意阻撓李財主納妾,致使李家斷了香火,那么“不孝”的罪責她實在難以承受。
沒過多久,李財主便風風火火地迎娶了一房小妾進門,此女名叫尤氏。對于丈夫納妾這件事,季氏雖明面上表示贊同,沒有絲毫怨言,但在選擇小妾人選這個問題上,她可是煞費苦心,并且將主動權牢牢地握在手中。之所以行事如此謹慎,原因無外乎有二:其一,她擔心小妾長得花容月貌,艷壓自己,到時候與自己爭風吃醋,那可如何是好;其二,她害怕尤氏這外來女子嫁入家門后,會如狼似虎地瓜分李財主的豐厚家產。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后,季氏最終才千挑萬選了尤氏作為李財主的小妾。
說起尤氏此人,年紀尚小而且相貌平平,毫無出彩之處。而尤氏之所以能成為季氏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正是因為她乃季氏的遠房親戚,可以受其掌控。季氏心中暗自盤算著:即便自己果真無法生育,憑借尤氏對自己言聽計從,只要略施小計讓尤氏同樣難以懷上身孕,待數年過后,她便可勸說李財主將季氏兄長之子過繼至李家。如此一來,既避免了財產外流,又能確保李家產業終歸季家所有,可謂一石二鳥,妙計天成!
然而,世間之事變幻莫測,計劃常常被變化甩在身后。尤氏雖相貌普通,但新婚不過三月有余,便已身懷六甲。李財主獲此消息,喜不自禁,對尤氏和她腹中的胎兒更是珍愛萬分,關懷無微不至。李府眾人對尤氏亦是呵護有加,不敢有半點疏忽。這一切,無不引起了季氏的嫉妒與憤恨,猶如烈火烹油,一發不可收拾。
李財主和季氏結婚多年,對她的陰險毒辣了然于胸。為了保障尤氏母子的安全,他特意指派專人精心照料。尤氏看到這一切,深知局勢已經今非昔比,于是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決定先生下孩子,然后依仗幼子要挾李財主,取代季氏的地位。
季氏對尤氏的背叛恨得咬牙切齒,然而,由于李財主的嚴密防范,再加上尤氏處處小心謹慎,季氏竟然一時找不到任何可乘之機。直到尤氏臨產,趁著家中奴仆手忙腳亂、尤氏毫無防備之時,季氏才終于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她暗中收買產婆,指使其在接生時對尤氏下毒。最終,尤氏因難產劇痛難忍,悲慘地離開了人世,甚至還沒來得及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就這樣一尸兩命。
尤氏撒手人寰后,季氏原本想尋覓一個乖巧順從的女子獻給李財主做妾室,豈料上天眷顧,猶如天降甘霖——就在季氏為李財主尋覓新的妾室之時,季氏終于出現了喜脈的跡象!這簡直是天大的幸事,季氏喜不自禁,因為她終于可以產下子嗣,繼承這偌大家業。
李財主亦深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