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了崇禎這么多年,兩人早有了默契,當(dāng)下王承思便高聲唱喝著,“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王承恩的話音不過是剛剛一落,下面的臣子之中就有人站了出來,并高聲的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第一個站出來的人便是襄城伯李國楨。
說起李國楨這個人,曾極受崇禎的信任,算是最受寵信的臣子之一。歷史中曾記載,上朝時,別人跪拜,只他一人站在崇禎身邊,眼中全無人臣之禮,偏偏他這樣做了,崇禎卻從沒有怪他的意思。
同樣是歷史之中,李國楨也是最早投降李自成的大臣之一,但后來結(jié)局并不美妙,還是被劉宗敏那個莽漢來了一個助餉、追贓,后來活活被氣死。
得如此之信任,然這一次崇禎有難,李國楨卻是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過面。現(xiàn)在眼見大明朝似乎又有了希望,他就來了。
怕是他心中也是有鬼,這一次他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到崇禎身邊湊熱鬧,而是與其它的大臣一起行了跪拜之禮。這個舉動,其實(shí)也是他有意在試探崇禎。
他也不知道,自己最近的一些所為是不是引來了對方生氣,他這才不敢造次的。
但他還是成為了第一個上奏之人,由此可見,他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他也認(rèn)為崇禎是不會對他怎么樣,更不會治自己的罪。
“李愛卿呀,有何事上奏。”崇禎面色平靜,說這些話的時候,絲毫無法從他的臉上看出任何的端倪或是其它任何不好的信號。
眼見崇禎還是叫自己愛卿,且語氣也與以前并不二致,李國楨這便來了膽氣,這就上前半步抱拳而道:“臣祝賀陛下洪福齊天,得上天之垂愛,大敗闖賊,保大明江山萬年穩(wěn)固...”
一開口,就是一陣的馬屁襲來。
按著李國楨的說法,明軍能夠擊敗闖賊,完全就是有上天在保佑崇禎,加之崇禎勤勉治國,這才得此大勝。
以往,對于李國楨拍自己的馬屁,崇禎可是很受用的。可是這一次,他只是臉上帶著微笑,實(shí)則心中厭煩至極。
他恨自己,怎么早就沒有看出這是一個什么鳥人呢。
虧得還以為他是最了解自己的臣子,可是現(xiàn)在看來,他除了會拍馬屁,說好聽話還能干些什么?
得上天垂愛?
是,這也不算是錯,畢竟自己危難之時,老天把朱常武給派了過來。
但如果真是老天幫助自己的話,為何會有這么多的天災(zāi)?若非是百姓實(shí)在是沒有飯吃了,他們也就不會造反,闖賊也就不會這么勢大了。
這一刻,崇禎對于李國楨的拍馬之言,是一個字都沒有聽進(jìn)去,他就這樣看著對方,想要看看,他還能說出什么花來。
李國楨卻是不想這些,他看到崇禎一副很認(rèn)真聽自己講話的樣子,那是瞬間就來了精神,一時之間,在他的話語之中,把崇禎比做了三皇五帝、比做了天下第一君、比做了千古第一帝,看他的意思,似乎就算是開局一個碗之人的功績也是大大不如崇禎的。
這些話一套接著一套的說了出來,他不感覺到惡心,其它聽到這些話的臣子都感覺到丟臉了。
咳。
一記并不響亮,但足可以在安靜的中極殿中引人注意的咳嗽聲響起,也打斷了李國楨繼續(xù)拍馬屁的聲音。
當(dāng)注意到發(fā)出輕咳的正是現(xiàn)在的大明閣老,曾經(jīng)任過首輔的陳演,他這才想起今天所來之任務(wù)為何。當(dāng)下便快速結(jié)束了奉承之言,話題一轉(zhuǎn)而道:“陛下,大明能有今天,皆是因?yàn)槲覀円恢卑粗嬷菩惺拢@才社會穩(wěn)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然現(xiàn)今卻有一臣子,隨便更改祖訓(xùn),還請陛下拔·亂反·正,給予治罪,從還大明朗朗之乾坤才是。”
終于說到了正題,崇禎知道,怕這才是李國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