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聞,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之言?
真到那個時候,朱常武運氣好,還會繼續(xù)享受榮華富貴。
運氣不好的話,便是小命不保都是正常。像是這種過河拆橋的事情,不知道多少的帝王都做過了。
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徐弘基才決定縱容兒子去聯(lián)系其它人找朱常武的麻煩,一名武將,怎么可能讓他擁有那么多的兵權(quán)?
一直到傳言朱常武遇襲要身死的時候,他更是親自下了場。現(xiàn)在看來,自己做的是多么的錯誤。
朱常武竟然可以對皇太子有著這么大的影響力,那豈不是說以后就算是大明換了一個皇帝,他依然還是簡在帝心,依然還可以享受著莫大的榮耀與掌握巨大的權(quán)力嗎?
自古云,一朝天子一朝臣。
也就有了此一時彼一時的說法。
講的就是做為一名臣子不可能永遠的站在高位,只要皇帝換人了,你就可能會失去一切,從富貴到貧窮不過就是轉(zhuǎn)瞬之間的事情而已。
但朱常武不僅受崇禎的重視,還可以如此的影響朱慈烺,那就是兩代無憂了,這樣的人,怎么可能去為敵呢?
徐弘基沉默了,他為自己沒有了解到足夠的情況動手而后悔。
說起來這也不怪他,現(xiàn)在是戰(zhàn)時,從應(yīng)天府到京師路途可是不近,想要了解什么情況可不是嘴皮子一動說說就可以的。還有就是在京師的定國公徐允禎也沒有和他說過,朱常武竟然與皇太子交好的事情。
正是信息上的不對等,這就讓徐弘基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如今好了,自己輸?shù)氖且桓啥簟?
知道了朱常武的真正實力之后,徐弘基放棄了最后的抵抗,在看向?qū)Ψ綍r,語氣都變得恭敬了幾分,“大元帥,老夫的確有錯,也知道錯了,但我魏國公一系是真心的為大明而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
“你是為了大明好,但你的兒子,你的孫子呢?你可以做保?”朱常武不等對方說完,就打斷其話問著。
“這...”
“徐文爵很早就開始進行串連了,這件事情你不要說自己不知道。既然想要做我的敵人,那你說,我還會留下他嗎?”朱常武眼看著徐弘基不知道如何回答之后,便問起了下一個問題。
“文爵還年輕,并不懂事,耳根子也軟,經(jīng)人勸說之后才做了糊涂事,老夫懇請大元帥不要和他一般見識,若是有什么罪過老夫愿意一人承擔(dān),如果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彌補之前的過錯,老夫也愿意為之。”
眼見朱常武拿自己的兒子說事,偏生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還真就做錯了事情,徐弘基不得不站出來,全面的妥協(xié)。
自己已經(jīng)老了,時日無多。但兒子不一樣,他還年輕,他還有著大好的人生,做為父親,就算是自己死,那也是要保全兒子的性命無憂。
徐弘基的態(tài)度很堅決,看在了朱常武的眼中,讓他也不得不感嘆著,父愛如山。
同時,朱常武對于徐弘基的表態(tài)也是十分的滿意。
怎么說對方也是魏國公,其家族在應(yīng)天府經(jīng)營了兩百多年,即便是以朱常武的實力,想要對付徐弘基容易,但要說把整個魏國公府的勢力都給鏟除一個干凈,同樣也是做不到。
不僅是朱常武做不到,就算是崇禎親自下令也是做不到的。
兩百多年來,誰知道多少人受過魏國公一系的好處,誰又知道,哪一個是他們的人?
真若是把徐弘基給惹急了,大家來一個魚死網(wǎng)破,這對于原本就千瘡百孔的大明那絕對不是什么好事情。
即是一棍子打不死,那不如就讓其為自己所用,這也是換不利為有利之舉。
“人做錯了事情,便要付出代價。讓文爵去京師吧,我會上道折子給皇上,以后他就是魏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