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山海關(guān)城高墻厚,多少還讓他有些底氣,不然的話,怕是現(xiàn)在只剩下逃跑一條路可走了。“快,全城馬上戒嚴(yán),同時征調(diào)附近的兵馬前來守關(guān),還有守城的物資要馬上弄到城樓上來,如果不夠的就向百姓家拆借,我們打借條,總之要在援軍未到之前守住山海關(guān)。” 王永吉算是想清楚了,自己的命已經(jīng)和山海關(guān)綁到了一起。 若是以前,事不可違,還可以想其它的辦法。但這一次的命令是朱常武傳過來的,如果他還敢像以前一樣,遇難而退的話,別得不說,那個殺神能饒得了自己? 都說是殺神了,倘若朱常武想要自己死的話,怕是滿朝文武,便是連崇禎想要救自己都會很難。 任何事情,與自己的性命扯上了關(guān)系,王永吉怎么可能會不用心。他甚至都做好了,死在山海關(guān)的準(zhǔn)備。 至少自己死在這里了,朱常武看在這件事情上,還可能會善待自己的家人。反之,他敢棄關(guān)而逃,天下之大,那也不會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王永吉想的明白,是一邊做著守關(guān)的準(zhǔn)備,一邊連忙讓人發(fā)報給朱常武,把自己這里得到的消息傳過去。 電報很快就發(fā)了出去,朱常武是在與太子朱慈烺匯合之后,第二天上午得知的這件事情。 “三十多萬,還是騎兵?”朱慈烺正與朱常武說著京師的局勢,突然就看到了這封電報,整個人不由自主的就咽了咽口水。 以前北方有建奴禍亂的時候,對方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出兵幾萬騎兵,但那已是讓大明頭疼不已,可是現(xiàn)在,來的竟然是三十多萬騎兵,那一個應(yīng)對不好,大明是會出大事情的。 “怎么?怕了?”朱常武看出了朱慈烺的擔(dān)心,不由就斜視了對方一眼。 原本心中的確有些擔(dān)憂的朱慈烺,被這種眼神一看,整個人全身都打了一個激靈,他這才想起,這可是當(dāng)著老師的面,他又是大明的皇太了,未來的皇帝,那怎么能露出怯意呢。 “不怕!如果需要,本宮愿意親自帶兵把外敵打出去。”朱慈烺揚了揚脖子,擺出一副無畏無懼的模樣。但因為是當(dāng)著朱常武的面,他可不敢拖大,沒有用孤來自稱,用的是本宮。 “很好,這才是大明未來皇帝應(yīng)該有的樣子。”朱常武聞言,很是滿意的夸贊了一句。 一句話,讓朱慈烺的臉上馬上就有了笑容,老師夸獎自己呀,這可是代表被認同了。 朱慈烺的心中,有了朱常武的認同,可是比那些文武百官有用的多。別看老師只有一人,卻可頂千軍萬馬,別得不說,人家的戰(zhàn)績在那里擺著,如果他肯幫忙,和自己一起回京的話,那些想要和自己作對,還有支持五弟的那些人,一個個都得變成啞巴嘍。 想著那些人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的模樣,朱慈烺莫明的就感覺到一絲的愉悅。 但不等他繼續(xù)高興下去,朱常武接下來的一句話就讓他呆愣在了當(dāng)場,“即是太子有此雄心,那你便帶著大軍趕去山海關(guān)退敵吧。” “好,啊?老師說什么?” 朱慈烺才聽清了朱常武之言,整個人不由是滿眼的疑惑。 “我說你帶兵先不去京師了,先把山海關(guān)的外敵給解決了。”朱常武見朱慈烺現(xiàn)在的樣子,就知道對方害怕了,心中多少有些失望。但想到對方有崇禎這樣的老爹,會害怕打仗也就在情理之中。 說實話,崇禎在朱常武的眼中,就是一個只會瞎胡鬧的皇帝。雖然說他算是勤政之人,但太過猜疑人的性格,便讓他無法真正的當(dāng)一個明君。 這樣的人,若是在和平年代還好一些,最多就是朝堂被他弄得亂七八糟而已。可若是遇到了危急時刻,這樣的性格,那是真的可能會亡國。 而從小在崇禎身邊長大的朱慈烺,想說就比父親強到哪里去,那也不敢抱有太多的希望。好在,對方年紀(jì)還小,還是可以進行改變的。 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