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老奶奶,今天晚上12點以后就什么都不能吃不能喝了啊,吃喝了做麻醉是要命的。
病人:啊好的好的。
醫生:您有糖尿病,要是手術前心慌出冷汗有可能是低血糖了,您啊……
病人:知道知道,那我就自己吃點東西。
醫生:不能吃!讓病房大夫給您輸液!
……
看著哭笑不得的老張,李介賓想起來王映驕給自己講的一些醫院里常見的趣聞。
醫生:這個檢查不可以吃早飯的啊,注意一下。
家屬:OK。
第二天。
醫生:不是說不可以吃早飯的嗎?
家屬:沒吃早飯,就給喂了些粥。
醫生: 無語
規培生:笑哭
研究生:笑哭
進修生:笑哭
實習生: 哭笑
……
老張真的不是有意隱瞞,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本來就存在一些障礙。
他是真的沒覺得羊腿跟牛羊肉有什么必然聯系。
人群讓開,李介賓扶著老張坐在診臺前,其他人好奇的看著這年輕小帥哥給病人診查。
左側臉頰紅腫熱痛,高高鼓起,眼睛都腫的瞇成一條縫兒了。
聽爸爸介紹老張病情,其實也沒啥,就是牙疼,牙齦出血,臉頰生了痄腮。
本來內服外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如今一條羊腿入肚,不僅前功盡棄,腫脹之勢猶勝當初。
李介賓手指微微一碰,嘶,老張倒吸一口涼氣,入口就化作熱氣噴出。
嗯,確定了,這只羊絕對是真的農家自養小黃羊,絕對沒有喂人工飼料,看看這威力就知道,補的一比,給老張這個瘡家病人吃了,簡直是可恥的浪費!
李介賓查看舌象,一邊號脈一邊想著。
發物東西,自古有傳,說法不一。
一些地方鄉野經驗,一般是講,有陽性瘡癰者,不可食牛羊肉。
名醫秦伯未在《中醫對病員的膳食問題》里面:“凡能引起口干、目赤腫痛、大便秘結等的薺菜、韭菜、香菜等,都有發熱可能,俗稱發物。”
李介賓家傳,生瘡瘍,忌飲食,秦(青?)椒蒜醋牛羊肉。
古代背后生瘡,難逃一死,歷史名人范增、孟浩然、徐達皆死于“發背”。
名氣最大的莫過于徐達吃鵝的典故,他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國公,位列武將第一,晚年受到洪武帝猜忌。
聽聞他舊傷難愈,患了“發背”,洪武帝便賜了他一只烤肥鵝,徐達明悟這是天家不容于他,所以含淚吃下烤鵝,隨后便“走黃”而死。
中醫所講發背,又稱“背疽”,一般表現為背部皮膚紅腫、潰爛,伴有膿液流出,疼痛難忍,多發于老年人。
《名醫別錄》云:“疼者似針刺,劇者似刀割,甚則似火燒?!?
背部這個部位很是要命,如果是在四肢,可殘但能活命。
生在背部,一旦預后不良,極易走黃。
走黃是疔瘡火毒熾盛,毒勢未能及時控制,走散入營,內攻臟腑而引起的一種全身性危急疾病。
類似西醫全身性急性化膿性感染,搶救不及時,回天乏術。
想那么多,其實也就是二十個呼吸間,李介賓已經切診完畢,脈象疾數,舌紅苔黃膩。
他看了自己爸爸一眼。
李爸爸看李介賓這眼神,問道:“怎么?打算割了?”
一聽到割了,老張嚇一跳,“別割,別割!我錯了,我聽話!我再也不吃了!”
周圍的人也好奇,割什么?用什么割?中醫不是只有中藥、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