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開眼,是熟悉的天花板。
翻過身,看到四周是呼呼大睡的室友們,松了一口氣。
雖然不知道昨天晚上怎么回來的,不過,還好,總算是回到溫暖的宿舍了。
果然還是宿舍令人安心,看了看時間,才五點多,閉上眼再睡一會兒......
下床洗漱的時候,還是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看著自己桌子上熟悉的盒子,打開了看看,里面那只人參全須全尾的在里面。
不是,這玩意兒兜兜轉轉的怎么又到我手里了?李介賓有點迷茫。
難不成是上天對我戒酒的獎勵。
快上課了,來不及想太多,把盒子蓋好然后放到柜子里,想了想,又上了把鎖——宿管是有鑰匙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之前疫情的時候,學生不在宿舍,當時好像是校方提供宿舍給施工人員住,結果很多學生財物丟失,有的丟了大幾千塊錢現金,這還不是最可惜的。
最可惜的聽說有個女生,奶奶留給她的金首飾沒了,那真的就不單純是錢的問題了。
————
“我們今天繼續講望診,在《難經》中有一句話,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
何老師在講臺上面講道:“曾經有張仲景見王仲宣,這是中醫界一件奇事,王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
同學們認真的聽中診何老師講課,覺得這講課水平蹭蹭蹭的在往上升,這不比念課文聽著舒服多了?
何老師還是下了功夫的,自從上次上了一節課,知道了這個班的學生主觀能動性很強,所以連夜重新制定了教學計劃,課本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這些學生了,要給他們多拓展。
“......最后王仲宣果然眉毛脫落,四十一歲就去世了。”
“這就是望診,望是觀察病人的發育情況、面色、舌苔、表情等;首先是望神,這個神吶,是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單憑感覺就能感覺出來的,我們教材給分成了五類,其中得神、少神、失神是逐級下降的......”
李介賓看著課本,畫了個表格,把這五類分分類。
得神:得神又稱有神,其臨床表現為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內含;面色紅潤,表情自然;肌肉不削,體態自如;動作靈活,反應靈敏;呼吸均勻。
少神:少神又稱神氣不足,其臨床表現為精神不振,嗜睡健忘;目光乏神,雙目少動;面色淡白少華;肌肉松弛,倦怠乏力,動作遲緩;氣少懶言,食欲減退等。
失神:失神又稱無神,可見于久病虛衰或者邪實神亂的重病患者:
1、精虧神衰而失神臨床表現為精神萎靡,意識模糊;目暗睛迷,瞳神呆滯,或目翻上視;面色晦暗無華,表情淡漠;肌肉瘦削,大肉已脫,動作失靈;循衣摸床,撮空理線;呼吸異常,氣息微弱。
2、邪盛擾神而失神變現為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謇肢厥;或猝倒神昏,兩手握固,牙關緊急,二便閉塞。
假神: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氣本已極度衰竭,突然出現神氣暫時“好轉”的假象,并非佳兆,古人喻為“回光返照”、“殘燈復明”。
神亂:神亂是指神志意識錯亂失常,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懼,淡漠癡呆,狂躁妄動,猝然昏仆等。
其中得神、少神,以及失神中的精虧神衰,按現代人的習慣,完全可以分個神志分級:一等、二等、三等,但是古人用的辦法則是用文字修辭來形容等級,語言、目光、面色、肌肉、動作、呼吸不同程度的描述來表現患者的狀態......這就是對語文能力的考察了。
“老師,這其他的還好,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是個啥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