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就是的,他說六個類型嘛。
(還有)八綱,這都是一般的規律。
就是疾病基本是共同的,它有一般的反映。
那么古人呢經過很長的時間,他得出很多的結論,尤其首先得出的是疾病發展的一般規律結論,那么在這種一般的規律上他想治病的方法。
當然那個時候也是實驗,那個時候就是先從實驗來的,他逐漸的實驗來實驗去,做出了一種很可靠的結論。”
這是胡希恕老先生講座時候的原話,老劉聽著聽著也回憶起來了,他的博導是另外一個傷寒大佬陳老,他年輕時候也是曾經聽過胡希恕講課的。
那時候,他也還是個學生,每天啃著窩窩頭讀博,吃了上頓沒下頓......如今胡老仙去,他也已經老了,一代新人換舊人呀。
幾個人相互看了看,重點是看看李介賓,覺得回答的可以,那就過,下一個問題。
“內經中,何為標本?”
簡單呀!
羅娜張嘴就來:“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陰陽。”
老唐眼前一亮,說得好!這學生李介賓看沒看上,我都可以收了!
“因為陰陽是‘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而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陰陽的失調。
‘治病必求于本’意為陰陽為自然萬物之本,人為萬物之一,疾病亦本于陰陽,故當求陰陽之本而治。
要做到‘治病必求于本’就必須在診斷上診察陰陽的失調狀況,而治療則要重視糾正陰陽的偏盛偏衰,恢復和促進其平衡協調。
從哲學的高度提示了治療疾病的總則,即以調節陰陽為治療總綱。
而現代的‘治病求本’之‘本’是與‘標’相對而言的,治本為針對疾病主要矛盾而制定的原則。
二者層次不同,所以,本在陰陽。”
沒想到,這屆學生居然還有驚喜。
李介賓聽了不置可否,中規中矩,不過也算過關了。
他之前可是說過的,這標本至少有三種解釋。
不過大家是看病的,又不是搞學術的,孔乙己說茴香豆有四種寫法,與其學問無關,也改變不了他的命運。
“咳咳,這位同學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沒有了,老師,我的回答結束了。”
這么自信的嘛,李介賓再打量了一遍這個女生,果然,看照片跟看本人完全是兩回事兒。
腦袋里莫名其妙的想起一句中二十足的話: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第三個問題,溫病學衛氣營血的治療大法是什么?”
羅娜松了一口氣,前面兩個問題有些難度,她也是剛好復習到了,能說說,一般以難度依次遞增的規律來說,越往后肯定越難,沒想到最后居然是道簡單的題。
“大凡看法,衛之后方言氣,營之后方言血。
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如犀角、玄參、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
否則前后不偱緩急之法,慮其動手便錯,反致慌張矣。”
直接原文背誦,這下子專家們沒話說了吧。
快點給我打高分吧!爭著搶著收我當學生吧!
羅娜自我感覺良好,自己在面試過程中,思路清晰、對答如流,充分展現了自己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學術底蘊。
她完全是用自己的實力和魅力,贏得了考官們的認可和贊賞。
幾個人相互看了看,尤其是看了看李介賓。
那意思是,怎么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