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課程結束后,李介賓和苗苗一同前往學校食堂用餐。
找好座位坐下之后,李介賓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苗苗姐,老劉的那個門診你去看過了嗎?”
苗苗一邊把餐盤放在桌上,一邊回答道:“嗯,我已經去過啦!那里的人可真不少呢。”
李介賓繼續追問:“具體有多少人啊?”
苗苗想了一下,然后回答說:“大概一上午就有十幾位病人吧。”
聽到這個數字,李介賓點了點頭,但心里則是在嘀咕。
如此規模龐大的醫院,又是專家門診,卻只有十幾個病人……
這究竟算是多還是少呢?此刻的他并未聯想到自家那冷清的生意。
“苗苗姐,你知道不知道教研室的其他老師有沒有門診呢?”他好奇地問道。
“嗯,唐老師和劉老師一同坐診,就在隔壁房間。至于王老師嘛,我倒不是很清楚。”苗苗如實回答道。
緊接著,李介賓又追問:“那唐老師那邊的病人數量如何呢?”
苗苗稍稍思索了一番,然后回應說:“沒有劉老師那里的病人多。”
偶爾會有一兩個吧,的確是比老劉的要少些。
這倒是在李介賓的預料之中。
畢竟對方只是個研究《黃帝內經》的理論家而已,讓他去講圣賢書還行,開中藥方子......管不管用就要看黃帝岐伯保佑不保佑他了。
要知道中醫不僅需要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還得有大量的臨床實踐經驗才行。
而老唐這個人顯然更擅長于理論研究,對于實際的治病開藥可能并不是那么在行。所以說,他的門診冷清也很合理嘛。
兩人開始用餐,期間還不時交流一些學習和生活上的事情。
“苗苗姐,你可曾知曉中醫學于歷史長河之中存在著一道分水嶺?”
苗苗搖了搖頭,表示不知曉。
李介賓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這道分水嶺便是唐宋時期。
在此之前的醫者們,固然對醫理有所涉獵,但他們更為看重的乃是醫術本身。
然而,自宋代以降,醫家們逐漸意識到僅有醫術實難長久立足,遂將目光投向醫理研究。
于是乎,你便能看到自從劉河間起,各式各樣的醫學流派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崛起……”
苗苗聽后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才自語道:“好像確實是這樣,難怪金元四大家之前,沒有什么以學派見長的醫家。”
李介賓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其實啊,這事說來話長。
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人們的生活和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
而在宋代,由于程朱理學的興起,儒家對于經學的研究更為深入,對于古代典籍也越發重視起來。”
他喝了口蜜雪冰橙,潤了潤嗓子后繼續講道:“就在這個時期,《素問》這部古老醫書開始受到關注,并逐漸得到認可。
一方面呢,它所蘊含的中醫理論與儒家所倡導的養生之道不謀而合;另一方面呢,則是因為當時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疾病流行的情況,使得人們對于醫學知識的需求增加。
于是乎,《素問》憑借其獨特的價值和實用性,漸漸走上神壇,成為中醫界備受推崇的典籍之一。
可以說呀,如果沒有儒家思想在背后推波助瀾,也許《素問》就不會有今天如此崇高的地位咯!”
苗苗聽得入迷,不禁感嘆道:“原來還有那么多說法,不過好像也確實是這樣,宋代的儒家好像跟之前的不一樣。”
李介賓認真地糾正說:“這里所說的應該是‘儒教’而非簡單意義上的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