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到底存在不存在呢?”課間的時候,大樹背著書包問李介賓,在他想來,李介賓是祖傳中醫,應該會對這種傳奇中的神醫感興趣吧。
李介賓只是笑笑不說話。
他的態度是,懷疑,不是懷疑有沒有華佗,或許會有華佗,但是不管怎么說,他的醫術已經在這個世界上磨滅了。
當做傳奇人物憧憬就行,大家都是專業人士,糾結這個,無非是比比誰的口舌更利而已。
“話說你最近一直看日本的醫書呀,他們小日子有那么厲害嗎?不都是學的我們嗎?”大樹滿不在乎的說。
李介賓微微一笑,不作辯解。
傲慢與偏見可謂是人性的頑疾,即便是自我審視時,也難以幸免。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舌診和脈診或許并不陌生,但又有多少人了解中醫領域中的腹診呢?遺憾的是,這一寶貴技藝在國內已近乎失傳,如今我們只能從日本取經歸來。
的確如此,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文明圈正是這般景象。
古時的中國作為周邊諸多小國朝拜進貢的中心國度,其地位宛如今日歐美人對古羅馬帝國的景仰一般無二。
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深遠而廣泛,所及之處,往往如血緣般緊密相連。
想到這里,李介賓隨口回答說:“中國有沒有華佗我不知道,但是日本是有位‘華佗’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大樹則是驚呼道:“哦,什么日本華佗?”
李介賓想了想最近看的書籍,給大樹講起這個日本‘華佗’。
在很多人眼中,做手術是西醫的特長,自然也會認為全身麻醉手術是歐美人先完成的吧。
其實不是,是個日本人。
華岡青洲(1760-1834),他實施了世界首例全身麻醉手術,但是在他的輝煌成就載入人類醫學史冊的背后,是摯愛他的女人們默默的奉獻和犧牲。
跟很多日本人一樣,華岡青洲年少家貧,他是自己的兩個妹妹日夜織布籌集學資,才到京都學醫的。
在學習過程中,華岡青洲形成了自己的醫學理念:“內外合一,活物窮理”。
內外合一是醫術無需拘泥內科、外科、漢方、蘭方等,于患者有益即可。
活物窮理是指人人體質有別,治療無需拘泥傳統,因人治療乃是最善。
他非常敬仰中國古代的外科大夫華佗,他聽說華佗曾經用麻沸散為患者施行麻醉,做剖腹手術,所以經常對朋友們說:“我要成為華佗那樣的醫生。”
有志者,事竟成,可能聽他說這句話的朋友也沒想到,最后竟然讓他如愿以償了。
華岡青洲回家后,就跟父母挑選的妻子加惠結婚了,婚后他在家鄉獨立行醫,并且研制全身麻醉藥。
他查閱古今文獻,入荒山采集各種藥材,用小貓小狗做實驗。最后終于發現,曼陀羅也許可以做麻醉藥。
曼陀羅是茄科植物,夏天開白色花,種子、根、莖、葉都含有生物堿,一直作為鎮痛和治療哮喘的藥物。
華岡青洲用了十幾年時間,用曼陀羅、烏頭等調制麻醉藥,不斷做實驗。
終于,動物麻醉成功了。
他反復進行各種動物實驗,堅信也可以用于人體麻醉。可是,人體實驗并不簡單,他不能用患者來檢驗藥效。
這個時候,他的母親和妻子自告奮勇,愿意作為受試者。
“什么!居然在自己媽媽跟妻子身上試藥?”一旁聽著的薛靜炸了,“女人的命不值錢嗎?”
李介賓沒有回答,那時候應該還沒有倫理委員會......時代的局限性,使得這種行為無法做出評判。
大樹則是好奇問道:“他最后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