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桂枝、肉桂各10g。
三劑,水煎服,一日一劑分服。
“就開三天的嗎?”
“三天的就夠了,如果沒效,再喝兩天也沒用。”
“有道理,老太太,先給你開三天的,喝完后看看對不對癥。”
“我全聽大夫的?!崩咸t從性很好,從喝了那么多中藥還在找中醫看就能看出來,確實是個中醫粉絲兒,所以越是這種患者,越要給看好。
老太太出去繳費取藥了。
孟超凡開口說道:“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原文并沒有直接跟汗證有關的內容呀?你僅憑她水腫就用真武湯,為什么如此有把握?”
李介賓看了一眼,這人眼挺尖的,他學生跟他學的吧。
“第一條不能簡單這樣看,張仲景的條文有因果關系,‘太陽病發汗’,承接前面的治法,那就是遇到了表證用的汗法,這是正治,一般情況是會好的,但是這次出了問題,‘汗出不解’......不僅表證沒有解除,而且還有其他癥狀,而張仲景面對這樣的情況,用了真武湯......”
說話間,下一味病人進來了,討論暫時被打斷了。
“這位先生,你哪里不舒服呀?”
李介賓覺得自己可以撤了,結果那個患者一句話說出來,他又坐了下來。
“孟教授呀,我每天出汗跟洗澡的一樣......”
診室里的人都面面相覷,今天咋了?跟出汗的杠上了?
李介賓覺得有意思。
就在一旁聽患者描述病情。
該男子是位退休干部,七十多歲,這兩年一直頭暈健忘,夜間容易驚醒,去西醫院診斷為阿爾茲海默癥前期。
西醫的一罐說辭,該病病因不明,治療無效。
然后他就去看中醫,中醫讓他冬日進補,熬了膏滋藥,這不吃還好,一吃糟了!服用不久就烘熱汗出,汗出如洗。
隨后又找了另外一個中醫,給診斷為陰虛,開了個很大的方子,二三十味藥,連吃了一個月,無效。
然后經人介紹,來到了孟超凡這里。
李介賓覺得挺有意思的,來孟超凡這里看病的,好像大都是被西醫、中醫治過的三手病人。
同時也是感慨,這些人吃了那么多中藥沒效果,居然還能相信中醫。
不過這些都是老一輩人,真的是年輕人,可能吃了沒用就不再找中醫看病了吧。
一代新人換舊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