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仍在持續進行,孟超凡端著架子,悠然自得地在一旁充當起了背景板。
他時不時地輕抿一口茶水,換姿勢,凸造型。與此同時,李介賓則搖身一變,成為了這次講座的主角,肩負起了輸出內容的重任。
“接著說脈象的深淺,當然,中醫的專業說法是‘浮沉’?!?
陸言笑道:“挺文藝的說法?!?
李介賓手指搭在陸言的手腕上手指跳動著演示,繼續講道:“手指剛碰到皮膚,就能摸到脈跳,是謂浮脈;
指快按到底了、到骨頭了,才能摸到脈跳,是謂沉脈;
極深和極淺的中間,就是正常脈。浮沉深淺,也是相對概念。摸得多了,自然會有直觀感受。
比如,左手脈比右手脈沉,張三的脈比李四的脈沉,貧血的脈比感冒的脈沉?!?
陸言點頭,李介賓這講的很通俗易懂。
看直播的很多不管中醫西醫,還是非醫學人士,此時都伸手在自己的手腕上摸著,一邊聽一邊摸,自然各有各的體會。
與上次跟王映驕講的不同,這次因為是為了面向大眾,所以李介賓沒有用太過專業的語言去闡述,而是用更簡單易懂貼近生活的方式去講述,為此,李介賓講了不少例子。
“再比如,關脈是正常的,尺脈在相同的深度卻摸不到,需要再往下探一下才能摸到,那么尺脈是沉脈。
注意,沉,不代表無力。沉,說明病位比較深,在里面。
沉且無力,說明里面比較虛。這種就該補了。
沉而有力,說明里面有火,憋著,出不來。比如常說的陰虛火旺就是這種脈象,朱丹溪專門立了個方子叫大補陰丸的,就是治療這種證型。
脈象中取有力,沉取扎實,說明精明強干,很健康。
脈象中取有力,沉取無力,說明‘底氣不足’‘沒長勁兒’。該補。
脈象浮取有力,沉取無力,說明‘外強中干’‘金玉在外敗絮其中’。該補?!?
陸言聽著李介賓一連說“該補”,那口氣跟“該打”一樣,忍不住樂開了花。
李介賓講完脈位的浮沉,接下來講脈形粗細:“脈象粗細,或者說‘脈象寬窄’?!?
專業說法,又粗又寬謂之“洪”、“大”;又細又窄謂之“細”。
在臨床上,細脈很常見,但是較少見到比正常更寬、更粗的脈象,一般只是到正常粗細。
一方面,現在大城市人娛樂比較多,經常泡吧蹦迪燙頭嗨皮,就算沒玩那么嗨的,晚上熬個夜沖一發什么的也很常見,所以就多消耗、多虧損,自然多見脈細且弱。
或者就算是脈有力,但是多伴隨肝郁氣滯或感受寒邪,約束了脈道,表現為脈弦細或脈緊細。
另一方面,醫院去就診的門診多慢病,慢病多虛損,故脈細多見;病房多急病、重病,多為實證,故可見更多的大脈、洪脈。
李介賓講到這個醫院門診跟病房脈象的不同,孟超凡欣慰的點了點頭,這個他也發現了,確實如李介賓所說。
接下來李介賓講了脈象脈勢,他以“軟硬”闡述,其實就是緊張度。
脈象較硬,謂之“弦”,謂之“緊”;脈象較軟——脈本來就應該柔和松軟。
“脈象過于柔軟,我還真沒見過??赡芫退闶怯?,其更明顯的特征也應該是脈弱、脈細,而不描述為脈軟?!?
“弦脈和緊脈有必要單獨拿出來說一下:
弦脈,‘如按琴弦’,在于一個長的緊張度,多對應的是肝郁氣滯。
見于左關脈較多,提示肝郁氣滯,重點在肝郁,用中藥重在把局部的郁結打開,比如香附、郁金等。
見于右脈亦較多,提示肝郁氣滯,重點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