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學醫的話,我倒是想去考古……”李介賓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隨意,但他臉上的笑容卻帶著一絲戲謔和自嘲。似乎連他自己都覺得這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然而,當他繼續往下說時,臉上的表情變得認真起來:“之前成都那邊挖地鐵,結果挖出來幾個大墓,從里面挖出來了點好東西……據說是扁鵲的醫書……”說到這里,他的聲音不自覺地壓低。
陸言對這件事并不陌生,畢竟她從事媒體工作,對這類新聞自然有所耳聞。
她記得當時曾聽聞,由于這次挖掘事件,許多城市都不再允許輕易挖掘地鐵,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挖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文物來。
尤其是西安這樣歷史悠久的城市,萬一不小心挖出祖宗來了呢。至于開封,盡管如今它已不復往昔繁華,甚至連區號都沒有了,但傳說那下面可是埋著一座完整的東京城呢!
“......他們給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天回醫簡》......”李介賓的眼睛變得閃亮,像是王英看到小寡婦了一樣。
“你知道這以為著什么嗎?”
“不知道,不過,扁鵲不是有醫書嘛,《難經》不就是扁鵲寫的嗎?”陸言因為最近搞中醫文化欄目,所以一些常識還是知道的。
“怎么可能,《難經》那是不是扁鵲的都不清楚,古人總喜歡托名,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論文喜歡找一作、通訊給自己撐場面,劉涓子還說自己的書是鬼神所寫呢,都是一個宣傳效果......”
李介賓喝大了,沒提防陸言已經悄默聲的靠了過來,“那有什么區別嗎?”
“我們看到的這些中醫經典,還有這些理論,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現存的醫學資料的基礎上,比如說藏象、十二經脈、脈學、針灸......這些都已經成了一個體系,一個成熟的結構框架,幾乎已經能將中醫的內容包容進去......”
“但是,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現有的,我以前怎么沒想到呢!那些失傳了千年的醫書,還能用這種方式重現人間!”李介賓開始手舞足蹈起來。
“你沒看盜墓筆記呀,鬼吹燈什么的嗎?”
“聽說過,但是沒看過,我對又國寶不感興趣,又不能吃,又不能用,拿來倒酒都害怕拉肚子......不過聽說之前出土了一個漢墓,里面有當年陪葬的酒......”一想到這個,李介賓舔了舔嘴唇,據說當時開封時,酒香四溢,很多工作人員聞到味道就醉倒了。
“真想嘗嘗......不知道漢朝的酒是什么味道......”
“聽說過,不過都2000年了,還能喝呀?”陸言好奇。
“古代的酒都是糧食釀的,那是越老越醇嘛。”
你別說,當年真有人喝過,不過讓李介賓失望了,當時的考古隊有人嘗了“鮮”,最后說了句,沒味兒.....要說也是同道中人,墓里面幾千年前的東西,都敢往嘴里送。
后來考古有關規定,挖出來的酒不能亂喝,要上交給GJ!
所以說李介賓在這里幻想的玉露瓊漿是純屬yy了。
不過《天回醫簡》自2012年出土,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了,李介賓還在小學的時候就惦記上了,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消息。
《黃帝內經》是隋唐人整理的,《傷寒論》是宋朝人整理的,《神農本草經》是清朝人整理的......越是往前追溯,那個時候的醫學越古樸且原始,越往后,隨著這些醫書的流通,那么大家看的學的都是一樣,哪怕著書立說,也總不離其藩籬,你抄我,我抄你,很多時候都很難說,有些知識是不是就這樣約定成俗的變成了“公文”。
就如同現在的教科書一樣,很多內容變成了理所應當的東西,這對于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