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醫院后,孟超凡在原有的方子基礎上加了10g炙甘草。
還是先煎三劑喝喝。
而在其他人眼里,這方子沒什么變動,還是原方。
然而,三劑過后,王映驕姑媽雙手顫抖的癥狀居然比之前大有緩解!
眾人大喜,覺得孟教授真是神了。
俺就說嘛,中藥慢上勁兒,之前肯定是喝的少了,繼續喝!
眼看著王映驕姑媽精神一天比一天好,睡覺也好了很多,也沒有之前那么焦慮抑郁了。
眾人對孟教授的敬佩之情也是一層比一層高。
之前有精神心理科的專家會診,開了米氮平,氟布沙明什么的,吃了都沒效。
看來治病還是要看中醫呀!
他們自然不知道,他們心里的“神醫”孟教授現在也是很好奇,觀察了方子的效果后,很是不解。
竟能如此神效?
“只是多加了一味甘草而已,為什么結果卻天差地別?”
他很想再找李介賓問問其中緣由,只是他沒李介賓聯系方式。
上次那么順利找到李介賓還是王映驕領著去的,如今他也找不到王映驕。
好家伙,這下子搞得,他一個堂堂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想找一個大二學生討論一下學術問題,一時之間居然找不到人?
看來緣分未到,不能太著急。
孟超凡慢慢冷靜下來,打算自己先研究一下……
吉益東洞,湯本求真,大塚敬節,矢數道明,龍野一雄,尾臺榕堂,森道伯……
這一個個名字,群星璀璨,代表著日本漢方醫學的巔峰時期。
即使到了如今,日本經方已經輝煌不再,但是那些頂尖的漢方醫學家依舊為中醫學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從鑒真東渡開始,漢方醫學在日本生根發芽,隨后經歷了數百年發展,演化出了了不起的成果。
人類的智慧就是如此,隨著上世紀中日漢方的交流,這些精華又傳回了國內。
無論是胡希恕,錢超塵,或者婁紹昆,亦或是黃煌等國內頂尖或一流傷寒經方大家,都受到了其影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魯迅先生說,拿來主義。只要是好東西,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拿來就可。
李介賓說,這本來就是我們的東西,小弟學了之后有所發展,我們應該虛心學習,而不是盲目自大,以為自己是天朝大哥什么都好什么都不缺,所以不用學。
孟超凡在回去后,又仔細查閱了一番文獻之后,大概揣摩出來這味甘草的意圖了。
跟他預料的差不多,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原方沒有甘草,因為張仲景當年立這個方子,根本不是治療精神類疾病的。
“傷寒八九日,誤用攻下。病入少陽,邪氣彌漫,旁溢他經,表里同病,虛實互見,陰陽錯雜,諸癥紛起。邪陷少陽,經氣不利而胸滿。心主神,少陽郁火與胃中燥熱一同上擾,心神不寧則煩,混亂不明則譫語。肝藏魂,膽與其合,膽中郁火妄動,肝魂不安則驚。三焦樞機不利,決瀆失職,膀胱氣化不行,而小便不利。氣失條達,上下內外氣機皆郁而不暢,故一身盡重不可轉側。”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妙用是現代發掘出來的,也是因為現代生活的原因,使得焦慮癥與抑郁癥,神經官能癥變得多了起來。
才使得這個在《傷寒論》角落里,本來不起眼的方子,大方光彩。
而甘草這味藥,如果是按照中藥學里面的內容描述,則是:
藥性甘炙,平生;心、肺、脾、胃;根莖。
功效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