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小美嚴格按照李介賓的方子服用中藥。
她發現自己的食欲逐漸變得規律,不再像以前那樣暴飲暴食。同時,她也開始嘗試一些溫和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美感到自己的身體在慢慢發生變化。
她的精神狀態變得更好,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感到疲勞和焦慮。
更重要的是,她的體重開始逐漸下降,雖然速度不快,但每一次稱重都能看到明顯的變化。
一周后,出門再見到朋友,朋友驚訝的問小美:“小美,這身新衣服嗎?你穿著感覺好顯身材呀。”
呃,小美不知道該高興還是傷心。
這是之前的舊衣服,后來自己增肥了,穿不上了才壓箱底了。
如今喝了李介賓的藥,又能穿上了,結果朋友說是因為衣服的原因。
友盡,友盡了!
........
方劑有很多,但是你會發現一個現象,許多中醫一輩子用到的方子,其實并不多。
而對于一些名家,更是拿著幾個方子加加減減,就能用來治療很多疾病。
這就是所謂的通治法。
一法通,萬法通。
就如同爬山一樣。
山頂只有一個,但是上山的路卻不止一條,當到達山頂之后,再往下看,道路自然是一覽無余。
所以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不是你知道有多少能上山的路,而是你能在一條路上堅持到達山頂!
林動這次遇到了個很有意思的病人。
之前他用了半夏瀉心湯治好了自己的一個同學甲。
他對半夏瀉心湯的理解深入了一個層次。
關于痞證的腹診,他已經能熟練掌握,并且連續幾次開半夏瀉心湯都是一劑拿下。
如今,在門診跟師,他又遇到了一例很特殊的腹診病人。
這位病人是位老年男性,心腦血管都不好,這次來門診看病,是自己上腹部按著感覺硬板板的。
林動的帶教老師按了按,感覺有點奇怪。
就是大概一元硬幣大小,或者再大一點點。
按著就跟長了塊肉一樣......帶教想到這里,自己都忍不住想笑出來,這不就是肚子嘛。
隨后他就對患者說:“還是先排除一下,做個ct看看。”
患者家屬并不抗拒檢查,既然來了,就是打算好好看看的,就是他兒子有點擔憂:“大夫,我父親這是怎么了?”
帶教老師也不知道呀,只能先解釋說:“先做個CT排查一下是不是肚子里長什么了。”
聽到這,患者也不敢怠慢,馬上去做檢查了。
“大概率不是長了腫瘤什么的,因為這個硬感是在皮膚下面,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呢。”帶教老師對林動解釋道。
這是一個醫院大夫的治療思路。
如果是社區診所,包藥就行了。
既然跑到醫院里,那么默認就是基層醫療解決不了的問題。
不能指望醫院什么都不查就能直接開藥治病吧?
如果是這樣,直接去藥店不就行了,來醫院開光嗎?
醫院的大夫又不是透視眼,又不能一號脈就知道得了什么病,大部分人來了醫院就很糾結。
他們總喜歡對醫生這樣說:“我這就是XXX,你給我開點藥就行了。”
醫生:???總座高見,在下醫術有限,要不,你去隔壁找我們主任看看?
當然,也有很多來了醫院挺配合治療的,這樣子治療起來就能又快又好。
這不,那個患者做完檢查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