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林動所言,這位患者的心下部位呈現出痞硬之感,但奇怪的是,按壓時并不會產生疼痛的感覺。
而林動所開的藥方中包含有多種藥材,其中姜半夏用量為 &n,白術則高達 &n,茯苓用了 &n,生姜取 &n,大棗也是&n之數,此外還有 &n甘草、15&n牡蠣、15&n黃連、15g柴胡、20&n枳實、10&n姜厚樸、15&n醋香附、20&n黨參、20&n雞內金、10&n升麻以及 &n桔梗。
雖然是林動自己開的方子,但是他也暗自思忖著這張藥方究竟屬于那個方劑?
看起來似乎有些像半夏瀉心湯,可仔細琢磨又不太像。
要說它是小柴胡湯吧,倒也能從中看到小柴胡湯的影子,然而嚴格來講,這個方子顯然并非標準的小柴胡湯。
難道會是承氣湯嗎?但此方可沒有用到芒硝啊!
一時間,林動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越發懷疑自己這個方子是不是東拼西湊出來的,療效又能有幾分。
李介賓目光專注地凝視著手中的方子,眉頭微微皺起,稍作思索后,他抬起頭來,看向站在一旁的林動,問道:“患者的大便情況如何?”
林動一聽,趕忙回應道:“他已經有整整四天沒有解大便了。”說罷,他略顯緊張地觀察著李介賓的表情變化。
此時的李介賓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眼神略帶玩味地重新審視起手中的方子。
過了片刻,他緩緩開口說道:“依我看,這個方子喝下去應該會管用。”
這話一出口,林動原本緊繃的神經瞬間松弛下來,臉上立刻綻放出欣喜之色,整個人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精神為之大振。
他心中暗自思忖著,能得到李介賓如此肯定的評價,似乎意味著自己在醫術方面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認可。
然而,興奮之余,他還是忍不住好奇地追問道:“真的嗎?可是……可是我總感覺我開出的這個方子有些雜亂無章,你為何會認為它有效呢?”言語之間,透露出些許疑惑和不解。
李介賓并沒有立刻給出回應,反而不緊不慢地開口道:“你聽說過鄭板橋的字嗎?”
林動聽到這話后,先是微微一愣,臉上露出些許疑惑之色,隨后才反應過來,應聲道:“嗯?這個……還真是不太了解呢。”接著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補充解釋道:“抱歉哈,我是個理科生,對這些文學方面的東西確實沒怎么關注過。”
李介賓聽了林動的話,不禁啞然失笑,輕輕搖了搖頭說:“哈哈,巧了不是,其實我也是理科生出身。不過嘛,這并不影響咱們欣賞和研究書法呀!就拿楷書來說吧,我個人最鐘愛的當屬顏真卿的那幅《多寶塔碑文》,其字體飽滿大氣、雄渾有力,每一筆每一劃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與韻味。然而,若論及其他書體,那就不得不提到鄭板橋的板橋體啦。”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畫家和詩人,他的書法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創新精神著稱。
鄭板橋的書法被他自己稱為“六分半書”,這種書體融合了楷、隸、行、草四體,并且加入了畫竹、蘭的筆意,創造了一種前無古人的新書體。
他的書法峭拔雄渾,字態的欹正、大小、寬窄、疏密等隨機布置,猶如亂石鋪街,錯落有致,十分生動。
鄭板橋的書法能將大小、長短、方圓、肥瘦、疏密錯落穿插,如“亂石鋪街”,縱放中含著規矩。
看似隨筆揮灑,整體觀之卻產生跳躍靈動的節奏感。作于乾隆二十七年的《行書論書》橫幅,時已七十高齡,乃晚年佳作。
他的書法豪放、挺拔、有骨氣,且瀟灑自如。啟功先生評價鄭板橋的書法結構精研,筆力凝重,而運用出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