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直接到了驛站,安頓好住宿之后,林深和寒棱,左也就去了書房。
看那匆匆忙忙的樣子,黃梨花沒有去打擾他們,將自己帶來的人安排好,便打算回房休息一下,抬頭便看到猛烈的陽光,這江城倒是比洛都要熱一些。
正午的太陽已出,想到大家都還沒有吃午飯,但是好像也沒有人忙活做飯的事情,她轉頭問向帶路的小廝:
“這里可有廚子?”
“回夫人,有,但是今日大人讓他們休息一日,所以今日沒有當值。”
黃梨花想了想,說道:
“那你帶我去廚房吧。”
等黃梨花來到廚房的時候,她看到這里寥寥無幾的菜肉,還有少量的大米,邊上還放著不知道是昨夜還是今早的饅頭,眉頭皺得厲害。
“為何廚房都沒有食材,那平日里他們都吃些什么?”
小廝解釋道:
“夫人有所不知,如今江城南邊基本沒有了買賣,就只有那幾家,菜價肉價都不便宜,外頭的老百姓很多都只有白粥加糖,再配些青菜罷了。”
聞言,黃梨花覺得這江城比她想象得還要糟糕,當初她來過一次,還不至于只有幾家商販,百姓也種些糧食和蔬菜,怎么如今這里像個荒地一般?
她不解問道:
“為何沒有人來江城商販?”
“江城太窮了,沒人買,自然就沒人賣,如今有免費的白粥,大家更不愿意干了。只日日等待官府施粥。”
黃梨花沉默了,難怪林深遲遲未能回洛都,就這里的情況,物資,錢財不是最要緊的,這里的百姓已經喪失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難怪今早進城的時候,那些老百姓烏泱泱地圍著他們,好像都沒什么事情干,一路就跟著他們走哪跟哪。
有糧食可安撫民眾,但非長久之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個道理她懂,林深和左也怎會不懂。
只是他們為何一直沒有輔助那些百姓自力更生?而是拖了這么久,一直靠著施粥來穩定民眾。
還是說實施過,但是失敗了,如今還有軍隊進駐,想來問題應該不止解決災情這么簡單。
涉及軍隊的問題她無法參與也無法解決,但是讓百姓自力更生這個她熟啊,她這次不就是為此過來的嗎?
黃梨花的眼中迸著躍躍欲試,不過想要解決百姓的問題,還是要先深入百姓才行。
思及此,黃梨花對小梅說道:
“我們去外頭走走。”
小梅猶豫道:
“可是,少爺不是說這邊不安全,出去要同他說一聲嗎?那咱們?”
“不必,他這會正忙,我們多帶些護衛便是。”
黃梨花帶了幾名護衛和小梅出了驛站,幾人在路上慢走,幾百米才只能見到一個賣菜的商戶。
她上前看了眼攤子,都是今早最新的菜,她問道:
“老伯,多少錢一捆?”
那老伯抬起臉,渾濁的眼球看著黃梨花幾人,伸出手比了個五。
黃梨花見此,覺得物價還行,雖然比洛都貴了些,但在災區這個價錢還算可以。
她掏出了五文錢給對方,哪知對方將菜直接收回,厲聲道:
“五十文!五文你打發乞丐呢!”
身后的小梅吃驚地看著他,不滿地回道:
“你這搶錢呢!這么一小捆青菜你賣五十文!你這是金子嗎?”
那老伯見幾人驚訝的神情,無所謂地擺擺手趕人:
“買不起就別買,物以稀為貴,這南邊你找找有幾家還有賣菜的,你能買到就不錯了,還嫌貴。”
周圍的行人似乎也不覺得五十文一捆菜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