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魏到底是姓什么?”
鄧明和楊正被李雍這句話給嚇了一跳,只有高晃并沒有任何表情,他朝李雍拱手道。
“回陛下,大魏天子姓李,故而大魏乃李姓。”
“臣等附議,大魏李姓。”
二人緊跟著高晃的話,趕忙向李雍表態(tài)。
“既然姓李,那你們有什么膽子敢在李家的王朝里飛揚(yáng)跋扈?”
“臣死罪!”
“死罪!”
這回是楊正先說,然后才是鄧明。
“鄧軒的事,你們都清楚吧!”
“陛下,臣等清楚。”
“那就一個(gè)一個(gè)的說,該如何處理。就從丞相開始,然后是楊正,最后是你鄧明。”
借題發(fā)揮,是李雍比較喜歡的一種方式,這能夠合理的去做一些本來不好做的事。
高晃就知道他脫不了身,還是譚卓煒輕松,不用和他一樣,白跪在這里挨批。
“鄧軒殺人,乃犯國法,應(yīng)當(dāng)以大魏法律懲處。”
楊正心想,還是你丞相夠硬。我還怕不好說,讓鄧明記恨我。既然丞相說的如此公正,那我也就不用顧忌。
“鄧軒所犯之罪,應(yīng)當(dāng)交由大理寺按大魏律處理。”
高晃和楊正的看法,已經(jīng)堵死了鄧明想要為自己兒子求情的想法。這也是李雍的高明之處,他就是要你鄧明隨大眾走。
從李雍讓高晃率先發(fā)言開始,鄧軒就已經(jīng)判處死刑了。
楊正說完,李雍又看向鄧明。你的兒子死定了,就當(dāng)他是殺雞儆猴的那只雞吧!
面色蒼白的鄧明,猶豫片刻,終于也開口了。
“臣以為,鄧軒殺人,應(yīng)當(dāng)?shù)置U埍菹鹿幚恚 ?
同樣是兒子殺人,李雍的兒子基本上沒什么懲罰,而鄧明的兒子卻要去死。這就是李雍開頭問大魏姓什么的原因。
大魏姓李,所以朕的兒子和你的兒子不一樣。皇子和你的公子是不一樣的。
所謂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過是安慰那無知的百姓罷了。不會(huì)真的有人相信這句話吧!
“禮部尚書鄧明,教子無方,貶其為禮部侍郎。”
朕不但要處理你的兒子,還要連你也一起處理。這樣才能更完美的達(dá)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臣鄧明謝主隆恩。”
跪在鄧明身邊的楊正,此時(shí)也是驚恐不已。他怕李雍把他也處理掉,那樣的話,他也太冤了。
“陛下,由誰接替禮部尚書一職?”
沒等來李雍的聲音,反等到高晃的聲音,這讓忐忑不安的楊正,被嚇的內(nèi)心一緊。
“就由禮部侍郎顏之武擔(dān)任,正好讓他和鄧明調(diào)換一下位置。”
“臣明白。”
禮部尚書的調(diào)動(dòng),不僅要吏部的手續(xù),更重要的還是丞相的批文和陛下的大印。
“楊正,此事與你并無太大關(guān)系,但你要借此好好敲打一下那些官員,讓他們不但要修身,還要齊家。”
“臣楊正遵旨!”
終于等到對自己的安排,看來此次他楊正僥幸逃過一劫。
劫后余生的楊正,將會(huì)更加賣力的為李雍效忠,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此事你們要引以為戒,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他們走了,就留下李雍和如同木頭人一樣的宮女太監(jiān)待在景明殿里,直到那個(gè)帶著生機(jī)活力的姑娘到來。
“陛下,看我給你拿來了多少文書,這可是尚書省的官員帶過來的,你看有多少。”
吳翀一臉興奮的指著身后那幾名太監(jiān)手里抱著的文書。
“都是譚大人要求送來的嗎?”
“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