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橫跨過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低聲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他看見在溪流里歡快追逐的小魚,它們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水中,無憂無慮;他看到了溪流底那被歲月沖刷得圓潤光滑的溪石,它們靜靜地躺在水底,與水為伴。
一片金黃的落葉飄落在水面上,猶如一艘孤獨的帆船,隨著流水緩緩地穿過石橋,最終消失在了遠處的竹林之中。
鐘魈麟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里太美了,連空氣都帶著絲絲清甜,讓人陶醉其中。
他終于忍不住開口問道:“大師,這里是什么地方?”
老和尚微微一笑,回答道:“這里很早以前就被貧僧盤下,但它并不屬于古禪寺,而是貧僧替友人所購置?!?
鐘魈麟看著他,疑惑地問:“我師父嗎?”
老和尚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微笑著說:“跟貧僧來吧?!?
說完,他便轉身繼續向前走去。鐘魈麟連忙跟上,兩人沿著山路繼續前行,大約走了兩百米左右,眼前的景象令鐘魈麟大吃一驚。
只見一座古老的廟宇矗立在山間,四周綠樹環繞,顯得寧靜而神秘。
這座廟宇規模不大,只有一座主殿、兩座偏殿以及幾間房屋。
當鐘魈麟踏上那古老的石階時,他立刻感受到了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
他緩緩地走著,一步、兩步、三步……一共三十七級臺階,這與道家所崇尚的思想完美契合。
數字三十七在道家文化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它代表著人類的成長與進步。
道家認為,三十七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它象征著人們在不斷追求修行的道路上,需要經歷各種不同的境界和難關,通過持續的努力、進步和成長來實現自我提升。
而這些臺階則被巧妙地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蘊含著獨特的文化內涵。
第一部分被稱為“初心”,它代表著每個人最初的信仰和初衷。
在這個階段,人們懷著純真的心去探索世界,追尋自己內心深處的夢想和目標。
第二部分名為“融會”,意味著人們逐漸理解并將信仰融入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他們開始領悟道的真諦,并通過實踐和反思來不斷深化自己的理解。
最后一部分是“歸一”,代表著人們在悟道之后達到的至高境界。
在這個階段,人們已經超越了個體的局限,與道融為一體,實現了心靈的升華。
終于,鐘魈麟踏入了主殿。他的目光落在了主臺上,那里供奉著真武大帝。
這位神明在神話傳說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視為北方之神和道教的守護神,也是鐘魈麟他們正一道所供奉的神明。
左右兩側是他麾下的四大神帥。
馬靈耀、趙公明、溫瓊和關羽。
祭臺下,一尊“虎爺”栩栩如生,那張開的血盆大口仿佛能吞下眼前的一切,讓人心生畏懼。
主殿兩邊的墻壁上刻畫著除了四大神帥以外的其他32為天將,以及六丁六甲、四值功曹、二十八宿和七十二地煞。
雖然畫滿了兩面墻,卻讓人不覺得突兀和雜亂無章。
老和尚走了進來,他對鐘魈麟說:“另外兩座偏殿,一座供奉著土地,一座供奉著月老,其余的是居住的設施,這里有電,有網,有水,貧僧會每隔一段時間讓人來打掃,今天終于迎來了這座廟宇的主人了?!?
鐘魈麟吃驚指著自己:“我?”
老和尚點頭:“是的,你,這是你師父給你的,當時他問你爺爺你們所在的地方,一問后知道跟貧僧來自同一地方,他就立馬聯系了貧僧,讓貧僧找座道教建筑,等你入他門下后贈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