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確認小屁孩沒聽錯后,楊慶有順著小屁孩指引的方向朝和平里走。
但是,七繞八繞之后,楊慶有越走越迷糊。
他面前不是狹窄的胡同,低矮的四合院,而是一棟棟的筒子樓,用紅磚圍墻圍著,看起來極具現代感,有種誤入八十年代的感覺。
這不扯淡嘛!
這年頭一般人能住起筒子樓?
楊慶有頭皮一陣發麻,他盼著是自己找錯方向,可千萬別是這兒。
恰巧小區門口,暫且稱作小區吧!
有幾個大爺坐在小區門前的空地上下象棋,楊慶有走過去,敬煙問道:
“大爺,麻煩問您一下,和平里在哪?”
旁邊看熱鬧的大爺接過煙,警惕的問道:
“小伙子,你去和平里干什么?”
大爺專業,跟朝陽群眾似的。
楊慶有掏出工作證遞給大爺,解釋道:
“家里人信上說,我們家在京城還有親戚,說是住在和平里,這不今兒有空,我過來找找。”
此話一出,下象棋的倆大爺紛紛停手,齊齊看向楊慶有。
倆人也不說話,只是上下打量他。
最開始接話茬那大爺,估計有老花眼,拿證件的手都快懟楊慶有臉上了。
看一眼證件,瞅一眼真人,來來回回好幾次后,才張嘴說道:
“嗯,證件沒錯。”
聽聞此言,下象棋的倆大爺立馬變臉,其中一位笑呵呵的問道:
“小伙子你家親戚叫什么啊?這附近我們熟得很,你說出名兒,我們興許知道。”
這話說的,好像這兒就是和平里似的。
艸,這兒就是和平里?
楊慶有趕忙遞上煙,弱弱問道:
“大爺,這兒就是和平里嗎?”
大爺接過煙,喜滋滋的點上,深吸一口后,右手在空中劃了一個大大圈,解釋道:
“瞧見遠處的筒子樓沒?這兒一直到那兒,全是和平里。”
“咱這片兒是北和平里,過了馬路,南邊更大,從北到南,分六個區。”
“指著你自個找,得找到猴年馬月去,所以我才問你們家親戚叫什么名兒,興許就在北和平里呢!”
楊慶有聽完懵了,尼瑪小屁孩忒不靠譜。
這么大,自己還不知道林老大叫什么名字,這怎么找?
總不能去回去把小屁孩拎來,在小區門口守著認人吧!
不過,還好楊慶有機智,不知道名字,他可以瞎編啊!
“那個.....我們家親戚叫林大強,您聽過沒?”
“林大強?”
大爺嘀咕了兩句,可能沒聽說過,轉頭看向另外倆大爺,問道:
“老李,老劉,咱這兒有叫林大強的嗎?”
“沒聽說過。”
“不知道。”
見另外倆大爺齊齊搖頭,這位大爺回道:
“看樣不在我們這兒,小伙子,你去南區轉轉吧!”
楊慶有繼續遞煙,苦笑道:
“我待會再去那邊轉,大爺,咱們這兒姓林的多不?老家信上說,他有可能改名了,解放前他在老家得罪了當官的,是逃出來的。”
“這么說也有可能。”
一邊的劉姓大爺回道:
“我們這兒倒是有幾家姓林的,老王,你們樓上不就有一家嘛!”
“對,是有一家,可他才二十來歲,解放前還是小屁孩吶!”
王姓大爺倒是沒說錯,小屁孩甭說得罪當官的,讓他跑,他能跑多遠?
此時,一直閑著的李姓大爺猛地一拍大腿,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