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泛濫,席卷大地,帶來了無邊的災難。
洪水滔滔,淹沒田疇,沖毀屋舍,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在這危難之際,鯀禹父子挺身而出,擔起了治水大任,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才終成大業。
也正是大禹,根據山川地理形勢,劃分九州,使天下井然有序。
至此,九座巨鼎終于出現,紛紛浮沉于天際。
神京城的百姓抬起頭來,仰望那天空中的巨鼎。
只見冀州鼎四四方方,雙耳四足,威嚴肅重。
一州疆土皆雕浮其上,山川河流、城池村落,栩栩如生,如同展開了一幅千里江山圖。
其上有高山聳立,大河奔流,更有四季更替,春花秋月,冬雪夏陽,光陰輪轉不休。
人族歷史,亦蘊藏其中。若是沉入心神,細細聆聽,便能聽見那鼎中傳出的吶喊與高歌,那是人族兒女在歷史長河中的奮斗與抗爭。
一幕幕或喜或悲或憾的古今歷史,正匆匆滑過眼前,如同走馬燈一般,令人目不暇接。
這些歷史片段,足以引起人們深藏血脈之中的悸動回響。
與方正板直的冀州鼎不同,豫州鼎圓口三足,但是圓口偏扁,鼎足稍短,顯得闊朗憨重。
最顯眼的便是它肚量很大,如同鼓迎天下,囊括萬民。
其上下皆繪制有回形紋,鼎身雕刻猙獰巨獸,又有人族載歌載舞,耕樵漁獵,如同一幅最樸素生動的歷史壁畫。
一旁的徐州鼎,個頭稍小,同樣圓鼎三足,卻有兩對耳柄,狀如一只鼓起雙耳的靈猴,正在觀羅天下,耳聽八方。
更有梁州鼎,圓鼎雙耳,三只青銅鼎足卻是九鼎之中最長者,尤其顯得高挑優美。
再向北而望,雍州鼎矗立于群山之上,身窄耳短,顯得小巧玲瓏。
浪漫的山川奇景,集中于其上部,隱隱可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除此之外,還有兗州鼎、揚州鼎、荊州鼎等等,各具千秋,巍然矗立于九州大地之上。
這九鼎造型各異,或方或圓,或高或低,皆蘊含著九州的精華。
它們都是久遠歷史的見證者,當它們各自浮現于九州大地之上,便如同當年大禹鑄鼎的蒼茫歷史,重現眼前!
如今,九鼎走出了歷史,走到了人們的面前。
那厚重的歷史滄桑感,撲面而來,橫壓心頭,讓人無法忽視!
它們是人族的圣器,是蒼生所重,是天地所成!
九鼎的出現,仿佛是在告訴人們,歷史從未遠去,它們一直在這里,與人一同守望九州!
此時此刻,整片天空都鋪滿了極為絢爛的云霞,金紅作色,冉冉一團。
但如此華美的錦云繡霞,也不過是它們出現時,作為陪襯的背景。
呼呼——
萬里風起,千云疊疊,仿佛有人在最后招手,將一切托付。
它們曾守護人族的過去,也將守護人族的未來。
泰山之巔,所有人瞠目結舌,連驚嘆都不知該從何說起。
九座巨大的青銅鼎正環立于泰山八方,宛如九座神山,巍峨壯觀。
其中,青、徐、兗三鼎最近,尚能一窺其上的精美雕刻,感受到其蘊含的非凡之力。
冀、豫、揚三鼎次之,它們穩穩地屹立于各自州地,宛如守護神一般。
而雍、梁、荊三鼎所距最遠,但它們的氣勢卻絲毫不減。
九鼎帶來極強的壓迫感,幾乎令山上眾人難以喘息。
歷史的厚重感,幾乎凝聚成實質,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望著云霞靄靄的天空,楚冷玉的表情異常凝重,不過這并非是由于九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