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早朝之時,金鑾殿上氣氛并不輕松。
皆因大乾戰書已發,大軍已壓至邊境,要求大夏給出一個交代。
而國師楚冷玉,已經失蹤月余,這讓朝堂之上人心浮動。
武官出列,聲音洪亮,道:“啟稟陛下,如今大乾已增兵至二十萬,雍州防線吃緊,是否派梁州就近支援?”
聞言,皇帝思索起來。
雍州可沒有鎮北城那樣的雄關重城,在地理上優勢不大,難以固守,只是一旦梁州增援,又怕大乾轉道攻梁,實在難以決定。
荊州對南,本就兵少,防務不可動。
居中的豫州今年再次春旱,一月無雨,如今都快五月了,恐怕顆粒無收,饑民無數,又起匪患,所以豫州也不能調兵。
思來想去,皇帝只能調動冀州。
幸虧戎族已無威脅,有大量邊軍可以調動。
皇帝一錘定音,定下了冀州增援、梁州策應的方略。
大夏百官倒不是擔憂大乾,以往兩國交戰各有勝負,大夏并不虛它。
只不過,此戰皆因一人而起,而那人如今不在,便少不了有人惦記。
皇帝今早已經看過日記,不僅知道楚冷玉已經渡劫成功,回歸京城,其中更是詳述了她渡劫的經過與心得,令皇帝大開眼界,深有收獲。
他心里有數,自然不急,沉聲問道:“還有何事啟奏?”
立刻便有一官吏出列,道:“啟稟陛下,關于九鼎,近日多地匯報……”
他剛開口敘述,殿外便傳來一聲遙遠的龍吟。
只見地脈金龍再次顯化,它的身影先是在云海之間穿梭,最終停在了神京城的城門面前。
暗金色的光芒籠罩全城,似乎為整個神京城都做了一次加固,再加上天道暗中賜福,以后再也不用擔憂天災地動。
楚冷玉浮于高空,手中托著青州鼎,面前正是兩張門神圖。
而純白色的光芒一閃,兩張符紙般的物件出現在了她的面前。
她并指如劍,飛速在“符紙”上書寫符文,注入靈力,口中念念有詞道:
“吾聞天地之間,有神司守,以護萬民之安寧。”
“今特敕封爾等為門神,鎮守門戶,辟邪驅惡,保百姓家宅平安,歲月無虞。”
“爾門神者,當以威猛之姿,立于門扉兩側,使邪祟不敢近,兇禍無以侵。”
“凡有惡風邪雨,爾等當先擋之;有盜賊奸宄(guǐ),爾等當速擒之。”
“今賜爾等神力,使爾等能行非常之事,守非常之責。”
“以慈悲之心,察人間疾苦;享香火供奉,佑萬民福祉。”
符文落下最后一筆,符紙發出耀眼的光華。
此敕令得天地認可,人族至寶見證,正式生效!
璀璨的光華如同涓涓細流,融入兩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門神圖中。
二位門神頓時感到了充沛的力量涌入他們的神軀,彌補他們的底蘊,飛速拔升他們的層次。
各種各樣的職責、手段等信息,涌入他們的識海,令他們充滿了使命感。
待那耀眼的光華漸漸散去,兩張門神圖已然煥然一新。圖畫上的門神身披鎧甲,手持長戈,怒目圓睜,仿佛能夠洞察世間一切邪惡。
即使他們并未顯形于世,但那股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也足以讓任何宵小之徒聞風喪膽,望而生畏。
二位門神在畫中對楚冷玉恭敬一拜,便身化萬千,飛去神京城的每一戶人家,鎮守于每一道門扉。
不論是普通的民居還是繁華的商鋪,無論是狹窄的小巷還是寬闊的街道,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連城門與宮門也沒有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