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學也是人中之龍,貧苦農村飛出的金鳳凰。
能在競爭最為激烈的教委分到2居室,說明了這位京師大畢業高材生曾經的輝煌和地位。
但這一切,因為超生而隨風飄去,沒有更換宿舍,已經是教委領導的照顧了。
畢竟家里那么多人口,總不能不講人道主義。而導致這一結果的,是云姐的奶奶,還有爺爺。
杜家三代單傳,重男輕女。
杜麗云出生后,杜奶奶一直死壓硬來,非要杜父抓緊時間生二胎,一定要生兒子。
但作為市教委少有的名牌大學生,杜父前途大好,忙于工作,敷衍父母,沒有接著立即要孩子。
等再過了兩年,國策強壓,一票否決。
作為教委最年輕的科長,自然不敢頂風而上,冒天下之大不韙。
但七年前,杜麗云爺爺生病住院,出院后爺奶二人就順勢住在了杜家。
從此,杜家不寧。不生兒子,以命威脅;不生二胎,離婚重娶;杜家無后,死不瞑目。
隨著孫子到來的,還有兒子的撤職、處分、下派,以及罰款,但二老仍然喜笑顏開,直說可以死而無憾。
杜麗云哭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宛如昨天。
“叔叔,我來找麗云是有事,但也想請您幫把把關,聽一聽,您有時間嗎?”楊曉帆沉穩地說。
杜麗云看了楊曉帆一眼,有點納悶,又有點吃驚,這種神態,她記憶中沒有見過。
杜思學愣了一下,自從科長被撤職后,似乎還沒有誰用這種語氣和他說過這種話。
似乎也意識到了或許要有重要的事情發生。
他說:“好,那到我屋里去說吧,麗云你把水拿過來。”
楊曉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主要是心疼杜麗云,不然他真不愿意現在直接面對杜思學。
這個人可不簡單,后世大名鼎鼎思學教育的董事長,能力,手腕,胸襟都十分厲害。
他對杜麗云倒也不錯,不然不能把孩子培養的那么好。
但有點愚孝,尤其聽老娘的話。他們家的困難也不復雜,更不難解決。一個字,窮;兩個字,很窮。
按照原有記憶中的進程,很快國企開始改革。
市印刷廠改制,杜麗云媽媽張秀琴下崗,打著的也是曾經超生的旗號。
而杜麗云爺爺病情加重,奶奶也患病不起。
幾年內兩人接連做手術,杜媽也只能在家待業帶娃伺候老人。
這一切,都讓清貧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全家只有杜思學一人有收入,就算私下從事些補習任務,也早已入不敷出,負債累累。
杜麗云在京城求學期間,所有的費用開支都是自己勤工儉學賺的。
就連畢業后,也接連貼補了家里長達好幾年。
杜思學一直想辭職單干,但老娘就是不同意,就覺得兒子的鐵飯碗最重要。
后兩位老人因病陸續離世,杜思學才裸辭公職,創辦思學教育。
楊曉帆上學的時候,也曾省下津貼,給杜麗云寄過幾次錢。
后杜麗云全部寄回,并來信婉言謝絕,言道數量“不夠”,還笑說,“你攢著,以后娶媳婦吧。”
“云姐,這一世,給你一個夠的。”這就是楊曉帆提前激活杜思學的主要原因。
三人坐好后,氣氛似乎有點凝重,張姨進來送了一盤蘋果,出去時反身將門帶好。
杜思學有些玩味地看著楊曉帆,等著他的開口。
杜麗云也手足無措地看著楊曉帆,她確實有點緊張。
楊曉帆微笑著說:“叔叔,麗云,長話簡說直說,我想賺錢,需要你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