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可以絕對脫離別人的管理。
自信的楊曉帆也不行。填好所有內容后,只能乖乖地將表格交給徐向陽審核。
徐向陽接過來的時候,比送出去的時候,還要激動。
他教學三十余年,終于培養的這個最出色的學生,今朝讓他長久以來的愿望得以實現,夙愿達成,夢想成真,不激動不感慨是不可能的。
他開始認真地看楊曉帆填的所有表格,整個人神采奕奕,充滿力量,眼鏡下的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閃閃發光。他每個項目都看的很緩慢,確保把字看清楚。他擔心楊曉帆沒有填過類似表格,不懂要求,唯恐出現一絲絲紕漏。
良久,當楊曉帆都覺得自己再寫一遍,估計都完成的時候。徐向陽放下了資料,拿起了鋼筆,在申請書班級推薦一欄中,板板正正寫下了意見。
“該學生歷史清白,政治堅定,成績優異,注重實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表現非常突出,建議優先錄取?!?
后面是龍飛鳳舞地三個字署名——徐向陽。
做完這一切,徐向陽仿佛卸下了一塊兒大石頭,放下了一個大包袱,身上立馬輕松了很多,整個人都宛如年輕了一些。
對于這一切,楊曉帆是能夠感同身受的,深深理解的。上一世,徐向陽的這個愿望,最終還是沒有實現的,即使后面他又帶了兩屆學生。
除了楊曉帆,最有可能留在國內的孟長偉,華清大學碩士畢業后也是去了米國。
在那個年代,理科最優秀的學生,是無法抵擋住對先進科學技術的向往,無法阻擋國外名校的誘惑,不僅僅是全額獎學金,還有畢業后更高的重視、更好的平臺、更優的待遇。
而自己因為內疚,也有些愧對老師,進入保密單位后又忙,自己的研究遲遲無法突破壁壘,和老師聯系也不是很多,不能報喜,只有靜默。但內心中,對徐老師一直都是十分敬佩和心疼的。
徐向陽笑著對楊曉帆說,“填的都挺好,咱們先等一會兒,有學生來,我先招呼著。等你熟悉了基本流程后,你就具體負責。我去學校里找幾個處,蓋幾個章,爭取下午就將資料寄到省招生辦?!?
楊曉帆心里想,不用那么著急的,也不用特殊辦理,正常和班級志愿一起就行。但徐老師的一片好意,維護之心,他也不好推辭,也不敢拒絕,只能順口應下。
不一會,同學們陸續過來了,大家都很慎重的樣子,無論是見到班主任,還是楊曉帆,也只是簡單地打了聲招呼,并沒有過多寒暄。
同學們先后領取了志愿書,坐到自己的座位,開始按著要求,逐一填寫。
這個時候填報高考志愿采取的是估分制,也沒有專門的機構輔導志愿填報。高考志愿填報大神張子彪,也就是張雪峰。
此時還在齊齊哈哈小學剛剛畢業,后來高考去了豫南大學就讀給排水工程專業。畢業之后一系列漂流離奇遭遇,才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并選擇了輔導志愿填報這個賽道。
分是學生自己估的,填報檔次也是分批,每批三個志愿。很多牛的學校明確表示不接受第二志愿,因此各種情況頻出,各校投檔線波動很大。
導致經常出現高分上差校,低分進名校的現象。因此,無論是班主任,還是老師,也只能大概說一些原則、方法和要求,是不敢也不能直接推薦學校專業的,因果太大,責任太重,根本承擔不起。
徐老師和楊曉帆的工作也很簡單。發志愿書的時候,說一下填報要求及填報位置,收志愿書的時候,看看有沒有填錯、寫錯字、涂改等問題。
等幾個班委填報完志愿,也過來幫忙的時候,徐向陽和楊曉帆打了一個招呼,就拿著公文包先離開了。楊曉帆開始接手,全面進行負責,站好班長的最后一班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