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物,總是能提起人的興趣。
階梯版稅是一種新型版稅計算方式,在國際上是比較通行和受歡迎的。
它有助于平衡作者和出版社之間的利益,同時鼓勵作者創作出更多高質量的作品。
當前,階梯版稅方式剛剛引入國內幾個大的出版社。其它的出版社,對此還不太了解。
看到在場的各位都很吃驚并好奇,楊曉帆接著解釋。
“就是根據印制數量,調整版稅率的支付方式。”
“設定幾個印制數量區間,每個區間對應不同的版稅率。具體就我這幾本書而言,我是這么想的?!?
“印制1萬冊版稅7%,5萬冊版稅8%,10萬冊版稅率9%,20萬冊版稅10%,30萬冊版稅11%,50萬冊版稅12%。”
楊曉帆冷靜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在場的人都是干印刷的,自是能夠聽明白,這個計算的方式和利弊。
這種模式,有利于作者在作品暢銷時,獲得更高的收益。
可是原本首印,他就可以拿到9%的版稅。4個1萬冊,能賣出去,就很不錯了。
印刷廠能一次性營收162萬。這是什么概念,去年一年營收還不到150萬。
至于加印,大家暫時還沒有敢想,畢竟難度還是不小的。
而按照楊曉帆的方案,印制10萬冊至20萬冊,版稅也只是9%。
莫非他覺得自己的書能賣的特別好,遠不止20萬冊。
楊曉帆根本不在乎別人的反應和質疑,對自己的書,他當然很有信心了。
在這個教輔資料相對匱乏的時代,自己的筆記絕對是獨一檔的存在。
就像美國NBA球星杜蘭特,來到FIBA賽場比賽,是毋庸置疑的大殺器。
要知道就算在后代,教輔資料競爭那么激烈的時候,好的教輔也是非常暢銷的。
大名鼎鼎“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總量雖然沒有披露過,但銷售總量應該是過億的。
某乎里最火的帖子,“如果生命還剩下八個小時,你做什么?”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可見這一套教輔,對于時代的壓榨和對學生的震撼。
任何時候,父母對于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從來都不會吝嗇。
通過學習改變命運,跨越階層,從來不是一句虛話。
自己的筆記和字帖,賣100萬冊以上,根本不是什么問題。
現在主要是現在媒體不發達,推廣不太好做。不然賣1000萬冊,都是可以的。
這個階梯版稅,后世那么流行,是有道理的。
對于出版方和作者,都是十分有利的。在場的,都愉快地欣然同意,但各自的想法卻不一樣。
印刷廠的幾位老同志,看向楊曉帆的眼神,都和藹柔和了許多。
這個孩子好啊,學習好,人也實誠。知道可能書賣得不多,不愿意拿那么多的錢。
省下的都是廠子的要緊錢啊。廠子確實不景氣,能省一點就是一點啊。
女編輯則崇拜地看著楊曉帆,心里那個羨慕啊。看人家這個兒子,多么出色,多么厲害。
這個方案出的,正大光明地多賺錢。還讓所有人都滿意,沒有任何意見,真不愧是理科狀元,智商就是高。
劉前進則拿出筆,在白紙上計算了一下,不禁倒出一口涼氣。楊首席這么有信心嗎?
出版社的老編輯卻呆住了,這樣的版稅方法,他聞所未聞,但又確實很實用,對于維護出版社的利益太好了。
特別對于一些小有名氣的作家,動不動就要10個點的版稅,書賣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