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個人情社會,很多事情,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很多人都很納悶,幾所大學遲遲不能搬遷的原因。楊曉帆是知道一些內情的。
上一世,他曾到省工業大學新校區開過一次項目會。和這里的教授閑聊時,聽說了這件事情。
主要新校正式搬遷的日子,和他的生日日子一樣,月份上提前一個月,所以記憶非常的深刻。
據老教授講,原來的老校在市中心,地理位置相對繁華。
對于就讀的學生無所謂,但教職員工就太方便了。很多家屬上班、孩子下學都很近,非常合適。
省里要求搬遷新區后。遭到了很多老師私下里的反對。新區那邊太遠了,生活上有諸多不便。
學校領導自然也不主動,幾所大學就聯合起來,和省里教育廳一起,商量了搬遷方案。
當前教學等所有工作,主要還是在老校運行。等學生多了,老校無法容納了,再安排新生去新校。老校、新校一并運行。畢竟老校區,現在也沒有別的具體安排。
教育廳和各大高校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領導與被領導。經過這么多年的編制改革、人員調整、學生分配等,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省里沒有大領導發話,教育廳也就沒較真。
說白了,就是各大高校嫌麻煩,不愿意搬遷,搞了一個迂回方案。
但隨著招生人數的擴招,老校已經無法容納的時候,幾大高校仍努力堅持,仍然沒有啟動搬遷。
而且,他們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兩校一起運行,那就是一個推辭而已。
但1996年很特殊,根據全國統一安排部署,各省大學要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同時大學學習,也開始全面實施自費。
人家大學生來上學,繳納著不低的學費、住宿費。還讓人家十幾個人擠一個房間。宿舍里,除了床連張桌子也擺不下,就太不合適了。
省里大領導,直接在政府會議上就此事表了態,定下了時間表。
省教育廳也立即給幾個直屬的大學,下了很嚴格的命令。8月份,所有大學,都要全部到新校辦公,老校區要全部騰空。
十月份,為了國慶獻禮,老校區要一起拆除,啟動大項基建工程,建造幾個商業中心。
這是省里的統一規劃計劃安排,任何單位任何人不得違背。做不到的大學,直接摘了校長和書記的烏紗帽。
這項工作,就是七月初部署的。而到了七月底,幾所大學,趁著學生放假,全部搬遷到位。
當前,時間是真正好,租賃商鋪,可以撿一個大漏。但這時簽轉讓和租賃合同,如果處理不好,也有一些隱患。
原來的商家可能會來鬧,而房東也可能會借機漲價。
因此,楊曉帆幫人幫到底。在《轉讓協議》里特意規定了轉讓時限,并邀請房東簽字做了見證。一并和房東簽署了五年的《承租合同》,主動提出每年租金遞增10%。
房東沒想到這個小帥哥這么大方和痛快,自是很愿意,配合的也很好。
而楊曉帆和韓雨萱,一看也都不是普通人。穿著得體,開著越野車,拿著手機。事情說開了,人家絕對占理,一般人也不會再主動招惹他們。
看著韓雨萱沒有一點兒疑問和意見,讓做啥就做啥,簽字畫押交錢,那么爽快。
楊曉帆有點無奈。他知道,這個女孩不是傻,而是太聰明了。知道選擇了,就無條件相信,估計以后的事情,還少不了。
他也沒有辦法,只能開車將韓雨萱放到公交站點,告別之后,獨自開車去省軍區招待所報到。
韓雨萱望著遠去的越野車,手里緊緊握著兩份合同。臉上帶著微笑,手機里已經存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