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驚起千層浪。 慕豪杰的這句話,直接炸翻了全場。 帶一個人來參加會議,和讓這個人發言表態。那性質,可是截然不同的。 而且客觀的講,在這樣嚴肅的會議上,這樣的安排是很不合適的。 張教授作為項目方,首先表達了不滿,“慕參謀,您帶的這個分析師,應該是沒有資格發言的吧。” 當前的討論形勢,對這個項目非常有利的,基本可以順利通過。張教授對此是非常在意的。 一個這樣的大型項目。不僅僅凝聚著項目組全體人員的心血,甚至還能影響到很多情況,涉及到方方面面。 如果項目成功,可以發表幾篇重量級論文,幾個博士可以順利畢業,幾個主要研制人員也能獲獎,好處多多。 最關鍵的是,可以批量生產制式設備。總部定制購買后,下發部隊列裝使用。那樣能為學院創造很大的利潤。 軍方火炮委員會副主任李可才,也受邀前來,參加這個項目論證會。而且,他有兩個以前的學生,也參與了這個項目。 他在火炮領域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對此,也進行了質疑。“慕參謀,我們進行項目評審是有嚴格程序和規范的,不能什么人,都隨便發表意見啊?” “那樣不就亂套了嗎?太不嚴肅了。” 這話說的就比較重了,多少帶了一些指責的意味。 李可才資格比較老,雖然在軍內的地位和名氣,遠比不上國士慕遠山。 但說一說慕豪杰,是沒有任何壓力的。而且人家說的也在理,慕豪杰此舉,是有些突兀了。 場面一時變的有些緊張。 楊曉帆被拉過來后,一聽是這個項目,就覺得很有意思。 上一世,這個項目的進展,過程比較波折。很多情況,他也是比較了解的。 裝備配發部隊后,雖然沒發揮既定作用,但也有奇效,結果還是不錯的。 楊曉帆原來也就沒想去干涉這個問題。他又不是閑的沒事干 但慕豪杰的這一問,不僅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還讓慕豪杰自己比較被動。 李可才的質疑和責問,更是讓楊曉帆很上火。這可是他上一世相親相愛的小師叔,這輩子同甘共苦的好大哥。 被一個迂腐的老頭子這么說,楊曉帆根本忍不了。他本就是護短戀舊之人,見不到自己的兄弟被擠兌。 更何況,你們這個項目,有那么好嗎? 楊曉帆內心波瀾,表面平靜,甚至還帶了一絲微笑。他站了起來,先微微點了一下兒頭,然后開始回懟: “各位領導,我覺得慕參謀既然讓我來,并讓我發言,就說明他有他的考慮。而我呢,可能也具備這個能力。” “我還沒有發言,就質疑總部的項目主管參謀,是不是不太合適啊?” “而且項目評審,什么時候制定過具體的程序和規則,不過是一些常識和通用而已。沒必要上綱上線吧。” 楊曉帆清脆的聲音,帶著一些客氣,但也有一絲傲氣。沒有指名道姓,但在座的,都知道他說的是誰。 這里,楊曉帆是有些混淆概念的。 對于項目評審,總部的確從來沒有發文明確過什么。但業內一般都是這樣做的,有通用的流程。 俗話說,老拳怕少壯。李可才、張教授自持身份,也不會和楊曉帆進行口舌之爭,紛紛哼了一聲,表示不滿。 參加會議的,還有一個火炮委員會的副主任。他是個老好人,及時出來圓場。笑著說: “這位小楊同志,既然慕參謀讓你發言。你看看有沒有想說的?” 這就是刻意給的一個很合適的梯子。如果楊曉帆機靈的話,就應該順著下坡,說一句沒有意見。 那樣還是皆大歡喜,而且慕豪杰的面子還能撿起來。楊曉帆接住了這個梯子,但他沒有下來,而是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