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對教育的重視和規劃,歷來是華夏的傳統,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 教育一直被視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古代的儒家思想,就非常強調“教化”的重要性,認為教育是培養人的道德、智慧和才能的關鍵途徑。 孔子,作為華夏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提倡“有教無類”,主張教育應該面向所有人,不分貴賤。 華夏政府更是大力投資于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擴大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努力實現教育公平、公平和公開。 教育部門,自然也是政府中,作用非常重要的一個部門。 正和省教育廳坐落在石城市青年路,也十分巧合地,印證了教育的職能和屬性。 青年是受教育的重點和目標,教育也是青年成長的途徑和方法。 教育廳是個非常繁忙的部門,職能很廣,事務很雜,人員很多。 教育廳廳長方展博,履任現職已經三年了,由省人事廳副廳長晉升而來。 教育的目的,原本也是為了更好的培養人才。這個職務調整,也充分顯示了正和省委對于教育工作的重視。 組織、人事部門,本來就是平級還要高兩格,地位比較突出。 方展博五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有根基,有底氣,更是干勁十足。 上任之后,大刀闊斧。先從廳人員組成下手,努力提升文化層次,優化機關人員結構,提高機關工作效率。 然后,在全省教育系統,大力開展“糾風整紀”活動。特別要求嚴規守紀,高度關注群眾反應,大會小會經常講“教育無小事”。 方展博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一般7點40分,就提前上班了。 辦公室被打掃的干干凈凈,一杯綠茶已經泡好了,今天的報紙分類擺到桌子上,一切似乎都和平常一樣尋常。 但方展博很快發現了不同。桌上有一個厚厚的大信封,蓋著郵政的印戳。 收信人:方展博廳長收,寄信人:柳水地區金大山。 一般的信件,是不可能直接拿到廳長辦公室的。即使寫了雙方名字,也沒用。 大多是辦公室代為閱看,然后視情處理。不然,一個廳長,天天就只能看信了,什么也干不了。 方展博不但知道金大山,而且還認識。以前陪領導下去檢查,也和當時的金專員打過幾次交道。 對于這位打過仗的老革命,他內心中,還是非常敬佩的。 方展博看到這個厚厚的信封,有了一絲不好的感覺。電話都不打,直接寄信。 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公事公辦了。 他對著一起隨行的秘書說:“今天上午的會議,推遲一個小時。你去辦公室看一下,今天誰值班,喊他過來一下。” 方展博坐在辦公椅上,看著這個大信封,并沒有著急打開,而是細細思索最近的工作。 他拿起信封,翻轉看了一下。 突然他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地方。這封信從柳水寄出時間是昨天下午18時,而今天早晨,就到了他的辦公室。 這應該都不是郵政特快專遞,而是特殊快遞。 辦公室的門被敲了一下,便推開了。秘書帶著一個女性走了進來。 “廳長,辦公室今天值班的是田甜。” 田甜是師范大學本科生,就是方展博優化人員結構時,從柳水市教育局選調來的。 他對這個懂事能干、聰明伶俐的女生,印象一直很好。 “小田,這封信,你是拿過來的?” “是的,廳長。今天早上,郵政和報紙一起送來的。我看是金專員寄給您的,就放您辦公桌上了。” “你認識金專員?” “廳長,我在柳水工作了那么久,肯定認識金專員啊。不過我工作干的一般,沒能引起專員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