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每天的日出日落仿佛見證著歲月的流逝,時間就像一條無聲無息的河流,悄然地流淌而過。
距游母離開他們已經半年有余,四季輪回,之前還是綠意盎然如今早已白雪皚皚。
游書茗兄妹倆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不再如最初那般每每思之便痛不欲生。盡管思念母親的痛苦依舊存在,但他們已經學會將這份憂傷深深埋藏在心底,只有在夜深人靜、無人打擾的時候才會默默地獨自舔舐傷口。
或許時間并不能完全消除對母親的思念之苦,但它卻讓兄妹倆的思想變得愈發成熟。
在這漫長的時光里,身邊的人們用愛溫暖著他們。
學院的夫子和同窗們一直關心著游宗原的情況。
他們時常來家里探望,帶來各種各樣的書籍,并在書中寫下密密麻麻的注解,希望能夠幫助他更好地學習;有人送來美味可口的食物,以確保他們的生活不會陷入困境;還有人甚至想留下一些銀兩,但被游宗原婉言拒絕。
面對眾人的善意,游宗原感激涕零。雖然他不愿收下那些錢財,但對于其他物品,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畢竟,這些都是夫子和同窗們的一片心意,他又怎能辜負呢?
除此之外,還有周大夫,他也經常過來幫游宗原看腿。
但是由于之前腿部受傷后沒有得到良好的恢復,所以盡管現在能夠偶爾站起來,但想要行走卻已經不可能了。周大夫對此非常內疚,覺得自己沒能把腿治好。
盡管游宗原并沒有任何埋怨,但周大夫還是想辦法給他做了一架帶有輪子的木椅,以便于他出行。
游宗原心里清楚得很,周大夫之所以這樣做,其實就是害怕他不收下這個禮物。因此,他也沒有揭穿周大夫的用心良苦,而是坦然地接受了這份禮物,并將它放在了家里。
不僅如此,周圍的鄰居們對游宗原一家也十分照顧。
每當有新鮮的玩意兒或者好吃的東西時,總會有人送一些到他們家來。
一開始,游宗原兄妹倆總是要婉言謝絕一番,表示感謝之后才肯收下。但那些熱情的嬸嬸們根本不把他們的拒絕當回事兒,一邊說著“就這一次”,一邊又承諾下次有更好的東西還要給他們送來。
就這樣,游宗原兄妹倆慢慢習慣了這種鄰里之間的溫暖與善意,冰冷的心也在這種溫暖和善意中逐漸融化。
兄妹二人漸漸從失去母親的痛苦中走出來后,開始重新審視未來的人生。雖然母親留下了一些積蓄,但這些錢財畢竟有限,想要在這個世界上好好地活下去,就必須未雨綢繆。
那些好心的夫子們知道他家里困難,曾經想過資助他,讓他繼續回學院讀書,但游宗原拒絕了。
如今的他已經不是當初的模樣了,且不說去了學院給別人添麻煩,自己這副模樣,恐怕已經于科考無望了。
夫子們見他如此堅持,只好為他介紹了一些抄書的活兒。
對于這份活計,游宗原非常感激,毫不猶豫地接下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游書茗看著哥哥一有時間就抄書,心里很不是滋味,總想也找點糊口的營生。
但怎么可能呢?她年紀尚小,什么事都做不了,只能在一旁默默著急。
每次看到妹妹一副苦惱的模樣,游宗原都會笑著安慰她:“別擔心,書茗,有哥哥在呢!”
“哥哥抄書也不累,你不必擔心,哥哥抄書的時候,才感覺自己還是個有用的人。”
游書茗聽了哥哥的話,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很傷感,但她也內心暗暗發誓:自己以后也要做個有用的人。
接近年尾的時候,年味兒也越來越重。大街小巷都開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