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通電話剛接通,王宏偉就說道:“我在你的旁邊,下來吧。”
不知道什么時候,旁邊已經停了一輛綠色的吉普。
楊辰下車之后,車門打開,把楊辰拉了上去,然后車子又迅速離開。
一直走到一個高壓線的下面,對方這才停了下來,坐在前排副駕的人轉過頭來對楊辰說道:“職業病,在這底下可有效防止竊聽,我就是王宏偉,現在你把這件事再從頭到尾說一遍。”
楊辰把情況又說了一遍,對他肯定不能什么都說,王宏偉對于事情的來由不感興趣,倒是對楊辰如何懷疑上對方比較感興趣,多問了幾句。
最后對楊辰說道:“那個東北亞研究中心的后面是華夏文化保護基金會,是一個非盈利性的民間基金,但幕后主要出資人是東瀛的通產省和津村、小林兩家公司。”
“我們分析了一下他們的資助對象,集中在農業和林業兩個領域,分為兩個層次。”
“一個層次是以十六年前接受東瀛政府邀請,赴東瀛參觀學習那批知名學者為主,他們文章一般發表在東瀛和歐美那邊的報刊上,一方面方便他們資助這些人,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的知名度,幫助他們晉升,現在這些人在業界都是一流的專家教授。”
“還有一批就是參加過在我們國家舉辦的華瀛青年學者交流會,這個舉辦過三期,后來被我們叫停了,高家豐就是參加的第三期。”
“這批人發展好的,都進入第一個層次了,發展一般的就跟這個高家豐一樣,經常在香江雜志上發表文章,算是他們的立身之本,也方便接受他們的資助。”
“就這么一會工夫,你們就查到這么多東西?”楊辰吃驚地問,這效率也太快了吧。
“經濟滲透不是我們的重點工作方向,但這些人的動向我們早就掌握了,只是領導不放話,我們也沒有辦法,我們反映上去了,領導會說人家就是偷點種子偷點秘方,又不可能偷完,別因此影響兩國關系就得不償失了。”說起這個,王宏偉就是滿腹怨言,不然他也不會跟楊辰說這個。
這些人的所作所為,要說他們安全部門不知道,也太小看他們了,特別是跟國外有來往的,幾乎都在他們的關注范圍之內。
這些人級別低或知名度小的時候,領導說沒必要動用,等級別高或知名度上去了,又怕引起友邦驚詫論。
特別是有一位,竟然讓他登上了華夏醫藥研究會會長的高位,然后就開始鼓吹“華夏醫藥現代化論”,其實就是把華夏醫藥往西方醫學上靠。
用西方醫學逐步代替華夏醫藥,但他自個卻把華夏醫藥那些精華,包括理論、西方、經驗發表在那些期刊上,換取高額回報。
這就是典型的吃華夏醫藥的飯,挖華夏醫藥的根。
說起這個王宏偉就更是憤憤不已,他數次向上級提出對方有問題,最起碼接受國外的資助,就不能讓他掌權,結果上面不僅不采納,還批評他是狹隘的民族主義。
他對華夏醫藥有很深的感情,就在于一次父親病重,急需動手術,但所有的麻醉藥止痛藥均對父親無效,眼看著父親痛的死去活來,所有醫生卻束手無策。
最后有個醫生提議說,附近有所職工醫院里有一個中醫大夫,擅長針灸麻醉,特別有效,不如請他來試試。
好幾個醫生都訓斥他胡說八道,那都是江湖把戲,根本都是不可能的事,一定是偷偷給藥了。
針灸止痛還有點道理,針灸麻醉?要真有這么厲害,還要專門麻醉師干什么。
王宏偉卻不管這么多,死馬當作活馬醫,你們沒辦法還不興人家試試,再說了,針灸能止痛說不定就也能麻醉。
然后那個醫生去請人了,沒過一會人就來了,連白大褂都沒穿,拎著針盒